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中古美术与历史(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禹治水图玉山

【答案】乾隆后期制作的陈设品,为现存古代最大的玉雕。青玉质,高两米多,重逾五吨。据清宫藏宋代同名绘在扬州雕成。表现传说时代,开山治水的宏大场面。

2. 几何印纹硬陶

【答案】几何印纹硬陶是我国东南地区长期流行的一个品种。战国时期的几何印纹陶窑址,已在浙江绍兴等地发现,由于这类硬陶在胎土中所含氧化铝较高,需要经高温烧成,所以经常与原始青瓷同窑共烧。

3.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4. 昙曜五窟

【答案】昙耀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5. 斝

【答案】斝是温酒器。其形状和爵相似,有柱而无流和尾,不便饮用,容量比爵大。斝的应用多在商代,至周已少见。

6. 鼎

【答案】鼎是煮肉食的器物。一般是圆体,三足,双耳。鼎的造型的变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鼎在古代除了是一种实用品,还是权力的象征。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天子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或三鼎,而普通人则不能用。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7. 人面彩陶瓶

【答案】瓶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瓶口塑成人头形,脸型若瓜子状; 五官均匀,法师清晰,鼻翼微鼓,颇具生气。器身以优美的弧线作轮廓,器腹用黑彩绘出份列具有庙底沟类型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