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行政伦理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缺失及其治理

关键词:政府信用;;委托—代理模式;;道德风险;;责任行政

  摘要

信用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持和强大保障。政府信用就是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公共权力的代理者信守规则、遵守诺言、实践践约,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都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入侵,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信用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许多问题,表现为政府形象的不断降低与政府信用的不断下降,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灵和破坏,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缺失与治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信用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但更多的停留在定量性的分析与经济学的理论探讨,着重于建立完备的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体系,对于政府信用研究较少。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研究现状来看,对政府信用的研究集中于我国政府信用的概念与内涵、政府信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府信用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研究,对于政府信用缺失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以云南省县乡两级政府为表述对象,从实证调查数据出发,具体而直观的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并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地方政府信用与规避信用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建设与完善提出自己浅薄的一点看法与建议。本文共分五部分从政府信用的概念与内涵、政府信用的地位与作用、政府信用的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入手,分析了我们国家地方政府信用的现状,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和表现,并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改善政府信用缺失的途径与对策,为改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现状而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