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建筑构造(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塑料地面的优缺点及主要类型。

【答案】(1)优缺点

①塑料地面装饰效果好,色彩选择性强,施工简单,清洗更换方便。塑料地面还有一定弹性,脚感舒适,轻质耐磨;

②缺点为易老化、日久失去光泽、受压后产生凹陷、不耐高热、硬物刻画易留痕等缺点。 (2)主要类型

塑料地面主要有聚氯乙烯塑料地面、橡胶地面和涂料地面等三种。

①聚氯乙烯塑料地面有卷材地板和块状地板两种,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助剂,在片状连续基材上,经涂敷工艺生产而成。聚氯乙烯块状地板可由不同色彩和形状拼成各种图案,加上价格较低,因而使用广泛;

②橡胶地面是以橡胶为主要原料,再加人多种材料在高温下压制而成,有橡胶地砖、橡胶地板、橡胶脚垫、橡胶卷材、橡胶地毯等。橡胶地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抗冲击、绝缘、防滑、隔潮、耐磨、易清理等方面显示出优良的特性;

③用于地面的涂料有地板漆、过氯乙烯地面涂料、苯乙烯地面涂料等。这些涂料施工方便,造价较低,可以提高地面耐磨性和韧性以及不透水性。用于工业生产车间的地面涂料,一般常用环氧树脂涂料和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耐磨洁净地面涂料具有耐磨、耐刻画、耐油、耐腐蚀、抗渗且脚感舒适、便于清扫等优点。

2. 窗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答案】窗的形式一般按开启方式定,通常窗的开启方式有以下几种:

(1)平开窗

铰链安装在窗扇一侧与窗框相连,向外或向内水平开启。平开窗有单扇、双扇、多扇及向内

开与向外开之分。平开窗构造简单,开启灵活,制作、维修均方便,是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窗。

(2)固定窗

无窗扇、不能开启的窗为固定窗。固定窗的玻璃直接嵌固在窗框上,可供采光和眺望之用,不能通风。固定窗构造简单,密闭性好,多与门亮子和开启窗配合使用。

(3)推拉窗

推拉窗分水平推拉和上下推拉两种。水平推拉一般是在窗扇上下设滑槽,上下推拉需要升降及制约措施。推拉窗因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窗扇受力状态好,窗扇及玻璃尺寸可较平开窗大,因此使用非常广泛,但通风面积受限。

(4)悬窗

根据铰链和转轴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上悬窗、中悬窗和下悬窗。

①上悬窗铰链安装在窗扇的上边,一般向外开,防雨好,多用作外门和门上的亮子。

②中悬窗是在窗扇两边中部装水平转轴,开启时窗扇绕水平轴旋转,开启时窗扇上部向内,下部向外,对挡雨、通风均有利,并且开启易于机械化,故常用作大空间建筑的高侧窗,也可用于外窗或靠外廊的窗。

③下悬窗铰链安在窗扇的下边,一般向外开,通风较好,不防雨,不宜用作外窗,一般用于内门上的亮子。

3. 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天沟、檐口、雨水口等细部构造的要点是什么?注意记忆它们的典型构造图。

【答案】(1)泛水构造

泛水是指屋面与垂直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其构造要点为:

①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泛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

②在屋面与垂直面的交接缝处,卷材下的砂浆找平层应按卷材类型抹成半径20〜50mm 的圆弧形,且整齐平顺,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铺贴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

③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面上下滑。

(2)挑檐口构造

①无组织排水挑檐口的做法及构造要点是:在屋面檐口800mm 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做鹰嘴和滴水槽。

②有组织排水挑檐口常常将檐沟布置在出挑部位,现浇钢筋混凝土檐沟板可与圈梁连成整体。预制檐沟板则须搁置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挑牛腿上。其挑檐沟构造的要点是:

a. 檐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人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

b. 檐沟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c. 檐沟内转角部位的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以防卷材断裂。

d. 檐沟外侧下端应做鹰嘴和滴水槽。

e. 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3)水落口构造

水落口是用来将屋面雨水排至水落管而在檐口或檐沟开设的洞口。构造上要求排水通畅,不易渗漏和堵塞。

①直式水落口

直式水落口有多种型号,根据降雨量和汇水面积加以选择。常用的65型铸铁水落口主要短管、环形筒、导流槽和顶盖组成。

②横式水落口

横式水落口呈90°弯曲状,由弯曲套管和铁篦两部份组成。弯曲套管置于女儿墙预留孔洞中,屋面防水层及泛水的卷材应铺贴到套管内壁四周,铺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 套管口用铸铁篦遮

盖,以防污物堵塞水口。

(4)屋面变形缝构造

屋面变形缝的构造处理原则是既要保证屋面有自由变形的可能,又能防止雨水经由变形缝渗入室内。屋面变形缝按建筑设计可设于同层等高屋面上,也可设在高低屋面的交接处。

(5)屋面检修孔、屋面出入口构造

①不上人屋面需设屋面检修孔,检修孔四周的孔壁可用砖立砌,也可在现浇屋面板时将混凝土上翻制成,在防水层下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②出屋面的梯间一般需设屋面出人口,最好在设计中让楼梯间的室内地坪与屋面间留有足够的高差,以利防水,否则需在出入口处设门槛挡水。.

4. 楼梯坡度如何确定?踏步高与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

【答案】(1)楼梯坡度的确定

楼梯的坡度在实际应用中均由踏步高宽比决定。踏步的高宽比需根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安全和楼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常用的坡度为1:2左右。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楼梯坡度应该平缓一些,反之则可陡一些,以利节约楼梯水平投影面积。

(2)踏步高、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

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 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 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当踏步宽度过宽时,将导致梯段水平投影面积的增加。踏步宽度过窄时,会使人流行走不安全。为了在踏步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行走舒适度,常将踏步出挑20〜30mm ,使踏步实际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5.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