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日本的现代化─兼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超前适应性,现代化,质量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素质

  摘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近现代工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它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相沟通的桥梁,是实现工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劳动和经济发展的态势,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经济越发达,劳动生产力水平越高,其职业技术教育越发展、越健全。 许多对日本成功因素所进行的专门研究都认为,教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发展对日本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全委会认为(1966),教育在日本工业化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它因素的作用都大,尤其在工业化初期,提供了合格的劳动力,在“经济腾飞”之后的工业化后期,培养了称职的管理人员。这一观点得到了诸多的认可。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仍然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许多弊端亟待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研究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借鉴其历史经验对于保证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是从宏观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究竟如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和确保了日本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还是不够清楚。本文将在这一方面做出新的探讨,在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其现代化历程的关系中找出必然联系和影响因素,从而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具体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主要回顾了日本历史发展各阶段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状况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作用。可以看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的人员为产业界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对日本现代化的进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部分为“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注重职教立法和教育投资;注重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素质;提高产学合作,职教界与产业界密切配合;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适应性;注重国际交流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启示”。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以及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提出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一)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注重以法治教。(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建设及内部教改。(三)注重职业前途指导,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超前适应性。(四)注重产学合作,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厂矿企业的联系与联合办学。(五)加强学制建设,职教上移,职业技术教育向终生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