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中午饮酒后2h突然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即来院急诊。检查:体温37.9℃,脉率9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2/10.9kPa(129/82mmHg);血白细胞计数13.6×109/L,血清淀粉酶625U/L(苏氏法)。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升高。 疼痛。 体液不足。 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有呼吸衰竭的可能。
患者,女,32岁。5小时前聚餐进食油腻食物后突感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就诊。查体:体温38℃,血压14.7/10.7kPa(110/80mmHg),上腹部腹膜刺激征明显,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禁用()。 A.抗胆碱能药物。 生长抑素。 吗啡。 钙剂。 胃肠减压。
患者,女,32岁。5小时前聚餐进食油腻食物后突感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就诊。查体:体温38℃,血压14.7/10.7kPa(110/80mmHg),上腹部腹膜刺激征明显,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淀粉酶明显升高。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腹胀。 减轻胃液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胰液分泌。 避免呕吐引起误吸。 减少胃肠液潴留。 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6岁,肝硬化病史7年,近几个月来常感腹胀,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经B超证实为“肝硬化腹水”。肝硬化患者引起贫血的机制是什么()。(提示:该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 A.溶血后红细胞破坏过多。 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营养缺乏。 脾功能亢进。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6岁,肝硬化病史7年,近几个月来常感腹胀,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经B超证实为“肝硬化腹水”。此时患者卧床休息目的是()。(提示:该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出院,5年后再次来医院就诊,自诉近1年来水肿明显,医生认为其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嘱其卧床休息) A.减少糖原的合成。 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增加肝脏血流量。 有利于肝细胞恢复。 降低门静脉压力。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6岁,肝硬化病史7年,近几个月来常感腹胀,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经B超证实为“肝硬化腹水”。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