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合理配置生产力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就是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合理使用与安排。也就是把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企业、各个要素科学地在空间上组合起来,使整个社会生产协调地向前发展,从而获得最大的总体经济效益。建国四十多年来的经济建设经验表明: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核心理论课题。探索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经济思想,而且对于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对建国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做一个全面性的实证分析。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八五"计划中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