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房地产市场

【答案】房地产市场是指将房地产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实行有偿使用或转让的场所和关系。房地产市场包括房产市场和十地市场。十地市场在我国目前只出售十地的使用权而小出售所有权,十地买卖都规定有使用的期限,期限依土地使用的性质不同。房产市场既可出卖所有权,也可不出卖所有权而只出卖使用权。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

(1)经营对象具有地域性,并且是非流动性商品;

(2)房地产价格具有上浮性;

(3)具有垄断性。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优等地更有限,这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的垄断,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促进住宅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有利于缓解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价值流失,并可为建筑技术、建材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2.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在微观经济领域,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

(1)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在垄断力量存在的情况下,价格及资源配置均偏离自由竞争均衡,从而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由此产生市场失灵。

(2)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存在使资源配置中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不对等。市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只考虑私人成本和收益,而不关心社会成本和收益,这就会导致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的资源配置失误。

(3)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存在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的非排他险和非竞争性使得不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做出贡献(付出成本)的人也能够获得公共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搭便车困境意味着公共产品不可能靠个人的自愿提供来解决。这也就意味着仅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4)在解决社会公平方面的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资源总是倾向于向享赋条件好、经济效率高的个体配置,从而引起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两极分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此,单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实现适度平等的。

3. 生产资料市场

【答案】生产资料市场是指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所进行的一切交换(买卖)活动,以及由此形

成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与消费品市场相比,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是:

(1)从需求方面来看,生产资料市场具有批量大、弹性小、商品关联性强的特点;

(2)从供给方面看,生产资料市场具有品种变化小、生产周期长、供应渠道相对稳定的特点;

(3)从市场机制方面看,生产资料市场具有对生产资料供求调节作用和调节力度相对弱化的特点:

(4)从市场运行方面看,生产资料市场还具有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调控参数影响较大的特点。

4. 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问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关系,其实质是通过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保证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得到最佳回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当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导向型体制。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股权广泛分散,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 二是网络导向型体制。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典型代表是日本和德国。这两种体制目前也存在部分趋同的迹象。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仟务。

5. 保税区

【答案】保税区是指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设立的处于国境内,海关境外的特殊区域。它有明显的界限和完善的隔离设施,是一种封闭性综合性的对外开放区域。1990年以来,在上海外高桥、天津港等地己陆续开辟了巧个保税区。在保税区内,为了鼓励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区内的自用设备、为加工而进口的原材料、供转口的货物、加工后出口的产品,免征关税、免领进口许可证、免征工商统一税或予以保税,以利于区内企业搞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和进行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海外,产品销往海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保税区内对外商投资给以优惠,对中资企业从事外向型经济活动的同样优惠。保税区鼓励从事转口贸易,并为之提供相应服务。保税区还从事仓储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我国的保税区建设还刚刚起步,但己初具规模,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保税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通向内地的桥梁。

6. 国有独资公司

【答案】国有独资公司是指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特点是:只适用于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 不设股东会但设董事会; 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指定; 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或部门办理审批和财产转移手续; 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状况较好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可

以由国务院授权行使资产所有者的权利。

7. 盈余财政政策

【答案】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效应的财政政策。在减少公共支出方面,财政政策需要在维持债务性支出和基金性支出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为了减少经常性支出,政府需要压缩国家机关和人员的支出、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及其人员的支出、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人员的支出。为了减少建设性支出,政府需要大力压缩公共工程支出。在提高税收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从扩大税基(如缩小减免税或退税的企业范围、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起征点)和提高税率(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和将企业的消费型增值税改为生产型增值税)两方面着于。所以,财政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提高,既直接减少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又通过降低民间的收入而间接收缩了消费需求。在财政预算上,财政支出降低和税收提高同步进行,意味着财政盈余的出现或赤字的减少。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又表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

8. 法律制裁手段

【答案】法律制裁手段是指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纠纷案件,维护市场秩序,制止非法竞争和犯罪活动,对违法单位和犯罪分子给以惩罚和制裁。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1)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刑事制裁或称刑罚,它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行为者根据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措施。

(3)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4)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

9. 需求

【答案】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

(1)商品的价格。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需求量之间呈反比关系。

(2)消费者的收入。消费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呈同方向变化。

(3)消费者的偏好。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偏好增强,会导致消费者增加对这种商品的购买,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偏好减弱,会导致消费者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购买。

(4)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的预期。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形成了其未来价格上升的预期,则会选择增加当期的购买; 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形成了其未来价格下降的预期,则会选择减少当期的购买。此外,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促销手段,人口变化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