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大学章程作为学校的宪章, 是学校具有的最高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是其它规章制度的基础和依据。高等学校学生权利及其救济是大学章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窗口窥视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分析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找出原因,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章程的具体内容。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此论文的研究缘起,阐释本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集中分析学生权利在六所大学章程中的具体条款分布与详细内容。在六所大学章程中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章程》为代表,将其中关于学生权利的规定与《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对学生权利及其救济从来源与特征上进行分析。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文本分析中通过比较六所大学章程中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不同之处,介绍六所大学章程中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条目地位;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法律来源基本遵循上位法相关规定;通过对大学章程中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性质进行介绍,得出大学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具体特点,避免高校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自我定位发生错位, 剖析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原则性与概括性,使后续大学章程的制定更加高效化、科学化。
第三部分,详细归纳了大学章程中关于学生权利及其救济所涉及的问题,如学生权利规定与救济手段的趋同性、学生权利与救济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学生权利与救济缺乏相关保障性制度、学生权利的规定关于学生主体地位凸显不够等。在进行具体原因分析过程中主要从大学章程制定的视角去解释,比如六所大学章程总体上重管理轻权利、重实体轻程序、学生的民主参与不够。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缺乏专业队伍。
第四部分,基于学生权利保障回应了第三部的实际问题。对比部分国外大学章程中关于学生权利的内容介绍,借鉴不同法系下,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大学章程中对学生权利规定的相关经验,来加强大学章程的实施、执行与监督,促使各高校基于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学生权利实施。明确大学章程学生权利条款,增强可操作性;组建高水平专业队伍,提高大学章程制定的专业化水平;在教育法律法规范围内通过大学章程进一步发展并明确新的学生权利;完善章程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强化学生主体权利意识。
第五部分,对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作了小结。此研究以国内首批六所大学章程中学生权利条款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大学治理背景下对大学章程的建设意义、学生权利在大学章程中所处的重要位置进行介绍,对比《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总结在我国大学章程建设中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原因并进一步完善大学章程中学生权利的实施体系。主要是制定更为完备的学生权利实施细则;增强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权利及其救济的保障措施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