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印染废水是我国主要有害、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新型助剂、染料等在印染行业中的大量使用,使染料废水中的底物不断向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发展。目前,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方法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技术,但传统的生物化学法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近年来,多相催化湿式氧化法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存在处理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的缺点。为增强其有效性及实用性,使发生条件温和,研究者添加具有强氧化能力的H2O2作为氧化剂增强处理效果,即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技术。
催化剂中负载的活性金属能够加速反应的进行,提高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特定的吸附性能,提高反应效率。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溶液混合浸渍,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使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加速催化反应的进行。
磁性或导电材料受到外加高频交变磁场作用时会感应发热,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中能够迅速升温。我们对非均相反应体系的染料废水处理进行改进,采用具有较好感应热性能的铁磁材料或制备具有感应内核的催化剂,外加全场分布的高频交变磁场使材料感应产热。通过对分散的催化剂颗粒增设感应特性,使外部输入的电磁能量只在颗粒表面实现热能转换而不作用于水相,能量的转换更集中于实际的微观反应位点。本文以碳包覆海绵铁(SI-C)为载体负载金属,制备具有感应磁核的多金属复合催化剂,实现感应热反应器CWPO(iCWPO)处理低浓度难降解污染物,并结合紫外光助芬顿反应协同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主要结论如下:
(1) 以SI-C为载体,La、Mn、Ni的硝酸盐为前驱物,采用混合浸渍焙烧法制备了SI-C表层负载型复合金属催化剂(Mn-Ni/C、Mn-La/C、Ni-La/C、Mn-Ni-La/C)。对催化材料及其前躯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海绵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及铁的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磁热效应;SI-C表层原子排布紧密,海绵铁原有的孔隙结构被活性炭层覆盖,为载体负载活性金属提供了条件;负载型多金属催化剂表面有光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孔隙分布均匀,有利于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 用Fe/C 比4:1反复包覆海绵铁3次可实现较好包覆。0.02 mol/L的La、Mn、Ni硝酸盐金属浸渍液以体积比1:1:1均匀混合,并在300 oC焙烧2 h制得的Mn-Ni-La/C多金属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磁热效应和催化氧化性能。
(3) 在常温常压iCWPO处理低浓度染料废水工艺中,对直接蓝D-3GL的去除率达98.39%,对直接紫D-BL的去除率达97.56%,对直接大红D-GLN的去除率达92.18%。表明Mn-Ni-La/C在常温常压iCWPO工艺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反应条件温和,明显降低了反应器液相温度,促进非均相催化反应的进行。
(4) 研究了常温常压下UV/Mn2+-Fe3+/H2O2光催化均相反应体系处理低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的特性,紫外光、H2O2以及金属离子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协同催化作用。金属离子在反应中起激发和传递作用,使链反应持续进行直至耗尽H2O2。在 20 w紫外光源照射下,Mn2+-Fe3+投加量均为3 mmol,且H2O2投加量为10 ml/L时,直接大红D-GLN在反应20 min时,脱色率就已达到90%以上。
(5) 将iCWPO与UV/Mn2+-Fe3+/H2O2反应体系结合,协同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彻底破坏了染料分子的共轭发色基团,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在 4 w紫外灯照射下,Mn2+-Fe3+投加量均为1 mmol,H2O2投加量为5 ml/L时,600 mg/L的偶氮染料模拟废水在经过光催化反应60 min后,通过iCWPO作用,对直接紫D-BL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46%和80.14%,对直接蓝D-3GL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4.83%和87.53%,对直接大红D-GLN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91.35%、82.47%。UV/Mn2+-Fe3+/H2O2反应体系与感应热体系的协同催化作用有效促进了非均相催化反应的进行,使活性金属高效催化分解H2O2引发链式自由基反应,破坏染料分子共轭结构,实现高效降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