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系707国际政治理论(亚太系)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氏族社会
【答案】氏族是指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氏族社会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几种形式。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氏族制度前期,由于普那路亚式的群婚和妇女在生产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后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畜牧业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②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一一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③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2. 政治意识形态
【答案】在任何政治文化系统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取得后者的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权威阐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中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3. 政治现代化
【答案】现代化被认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系统性变迁。德国学者汉斯一于尔根·普尔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规范含义:
①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②政治参与潜在能力的扩大;
③团体与个人自由和自主活动范围的增大;
④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自主性提高,对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减少。
4. 利益集团
【答案】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利益集团可能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也可能不介入社会政治生活,而只有介入政治生活,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来实现自己利益的集团才是政治社团。
二、简答题
5. 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答案】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定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1)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内容包括:
①自由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自由权是一种社会权利,也是政治权利。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
②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a.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选举权是参政权的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选举权主要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选举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b. 选举权还包括对于特定公共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权与表决权,即依照法律对于社会和国家重大公共事务及其解决方法进行全民公决和全民复决的权利。
③监督权和罢免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公民的罢免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对于不合格的人民代表有罢免的权利。
④诉愿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下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批评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政策或行为提出批评的权利; 建议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 申诉和控告权是指公民受到国家机关不适当的对待或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损害时加以申诉或指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要求赔偿权是指公民权利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造成损失时,公民依法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2)政治权利是政治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之一,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a. 政治权利为确定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即共同利益及其实现创造了条件;
b. 政治权利为维护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即共同利益提供了保证,利于监督政治权力的运行,防止和反对政治腐败。
c.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主体利益即共同利益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成员政治权利及其实现,成为政治权力主体利益发展的强大推进力量。
②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由十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政治权力执掌者和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意志有序地进行,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和稳定。
③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为了主张自己认定的公共利益和谋求享有这些利益,政治权利的拥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的
条件。
④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的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制度化、法治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6.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
(1)主张以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2)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3)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4)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5)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人量边缘学科;
(6)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夕,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夕,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仅仅依赖它。因为自然科学对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加任何价值评价的,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的前提。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立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尽管从本世纪初以来,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其科学主义的形式而成为西方最流行的学派,但它发展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只重视量化研究而不重视定性研究的倾向终于发生了改变。
7. 简述国家形式的内容。
【答案】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 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