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6111细胞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GFP
【答案】GFP 的中文名称是绿色荧光蛋白,是指在水母中发现的,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其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GFP 作为一种基因标志,可以进行蛋白质定位,研究蛋白质的分布、合成和降解以及运动等性质。
2. 剪接子
【答案】剪接子是由的功能的复合体。
3. 抑癌基因
致癌的。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如
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具有切去
的内含子并把外显子连接起来
)的单个突变体等位的遗传能大大提高形成某种
,它们编码的蛋白质)
【答案】编码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基因,该基因发生的功能丢失突变是类型肿瘤的危险性。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是细胞的制动器(
抑制细胞生长,并阻止细胞癌变。在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中,每一种抑癌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只有当两个拷贝都丢失了或两个拷贝都失活了才会使细胞失去增殖的控制,只要有一个拷贝是正常的,就能够正常调节细胞的周期。从此意义上说,抑癌基因的突变是功能丧失性突变。
4. 核型
【答案】
核型
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
态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种属特异性。进行核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疾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有重要的意义。
5. 过氧化物酶体
【答案】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泡,通常比线粒体小。与溶酶体不同,它不是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不属于内膜结合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中,但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氧化氢水解。
是氧化酶催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一种细胞毒性物质,氧化酶和过氧化酶
都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6. 印迹术(blotting )。
RNA 或蛋白质转移到某种基膜【答案】印迹术是指通过电泳或毛细管作用将DNA 、(如DBM
滤纸、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的过程。由于此类过程类似于把墨渍吸到吸墨纸上而称为blotting , 可译为“印渍术”。根据转移成分的不同,印迹术分为DNA 印迹术
和蛋白质印迹术
则为伊斯特尔印迹术
7. 叶绿体
印迹术
当用凝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再进行印迹时,
【答案】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由双层膜围成。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
8. 残质体 成的一种结构。
红色体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
二、简答题
9.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主要异同是什么?
【答案】都由于细胞生长失控而造成,但良性肿瘤缺乏在体内转移的能力,所以可通过手术根除;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可脱离原来的位置,侵入邻近的组织或更远的位置,并在新的位点迅速生长。恶性肿瘤常由良性肿瘤转化而来。
10.福尔根染色是显示DNA 经典的细胞化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什么方法来替代?
【答案】(1)福尔根DNA 经弱酸
染色基本原理
水解后,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被打开,并且使脱氧核糖
试剂(无色品红
与磷酸间的磷脂键断开,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醛基在原位与
亚硫酸溶液)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使细胞内含有DNA 的部位呈紫红色阳性反应。紫红色,的产生是因为反应产物的分子内有醌(醌基为发色团)凡含有DNA 的部位可呈现紫红色;而RNA 用此法处理后则被分解。
(2)福尔根染色的替代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DAPI 染色的方法,DAPI 是一种能够与DNA 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 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细胞经热激处理后用DAPI 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11.线粒体与人类疾病有何关系?
【答案】(1)线粒体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的细胞器。研究表明,线粒体与人的疾病、衰老与细
在
胞凋亡有关。线粒体的异常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称之为“线粒体病”(MD )。
(2)线粒体病举例
①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患者因缺硒而线粒体含量明显下降。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 作用,缺硒可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膨胀、嵴稀少且不完整,使ATP 合成酶等活性酶明显下降。
②人体衰老与线粒体的损伤有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受损的线粒体DNA (mtDNA )积累增多。
(3)线粒体疾病发生机制
目前有100多种人类线粒体病,其原发性机制都是mtDNA 异常(突变、缺失、重排)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酶系和氧化磷酸化酶系的异常。在机体衰老时或疾病时,由于线粒体中的氧自由基生成过多,抗氧化酶(如SOD )等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引起细胞衰老与死亡。
12.质膜有何基本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质膜的基本特性 ①流动性
a. 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b. 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蛋白在脂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物的参加,也不需要能量输出。
②不对称性
膜中各组分的排列是不对称的。
a. 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在脂双层中的分布不同;
b.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分布都有特定的方向或拓扑学特征; c. 糖脂的不对称性:蛋白和糖脂的糖基部分均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2)质膜特性的影响因素 ①质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a. 温度
温度是影响膜流动性最主要的因素。不同的膜脂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b. 脂肪酸链的长度
脂肪酸链越短,流动性就越大。 c. 脂肪酸不饱和度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 d. 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
卵磷脂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大;鞘磷脂的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低。 e. 胆固醇的含量
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増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增加胆固醇可提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