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细胞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顶体反应

【答案】顶体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受钙离子的调节。反应过程较长,包括顶体受体的激活、顶体膜与精细胞质膜融合、顶体中水解酶的释放、卵细胞外被(透明带)的水解等,最终导致精细胞质膜与卵细胞质膜的融合。

2. 应力纤维

【答案】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有丝分裂器

【答案】有丝分裂器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中期细胞中包括两部分:①纺锤体,是由对称的微管束组成的形似橄榄球的结构,在细胞的赤道板被染色体一分为二;②星体,在纺锤体的两端各有一个,为一簇呈放射状的微管。

4. 联会复合体

【答案】联会复合体是指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减数分裂前期联会时所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结构,是一种减数分裂特异性超分子蛋白质结构,与减数分裂I 中同源染色体的凝缩、配对、重组和分离密切相关。联会复合体从细线期开始组装,经过偶线期至粗线期形成典型的联会复合体结构,同时在粗线期重组节开始组装。双线期联会复合体开始去装配,终变期时完全消失。

5.

【答案】

细胞色素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波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

6. 基因打靶

【答案】基因打靶是指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达到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基因的一项技术。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

7. RTK

【答案】RTK 的中文名称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酶联受体,既是受体,又具有酶功能。当RTK 与其配体结合后,两个受体在膜上二聚化,两个受体分子具有微弱的蛋白激酶活性,当它们相互靠近后通过相互憐酸化的机制将二者自身的蛋白激酶活化,使下游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实现信号转导的功能。所有的受体酪氨酸激酶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具配体结合位点的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ct 螺旋区、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胞内结构域。

8. 停止转移肽。

【答案】

停止转移肽又称停止转运信号它是存在于新生肽中能够使肽链通过膜转移停止的一段信号序列,结果导致蛋白质锚定在膜的双脂层,停止转运信号以螺旋的形

式锚定在双脂层。因停止转移信号的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停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内含转移信号,但在N 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转移起始信号。

二、简答题

9. 试述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

【答案】(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这些蛋白质与线粒体或叶绿体编码的蛋白质协同作用。

(2)在细胞核与发育成熟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中,细胞核的功能更重要,一方面它提供了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控制功能。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10.列举细菌与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很可能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或所有现代真核细胞具有的细胞骨架所造成的。

【答案】(1)动物细胞相当大,形状多变,而且没有细胞壁,因而需要细胞骨架来支撑并保持其形状。

(2)动物细胞及其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核靠中间纤维在细胞中成形并维持在适当的部位。核纤层附着于核被膜的内侧,支持核被膜并使之成形,中间纤维网络包围核并穿行在细胞质中。

(3)动物细胞可通过改变细胞形状进行移动。这一过程需要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的参与。 (4)动物细胞的基因组比细菌大得多,分为许多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必须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过程需要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系统参与。

(5)动物细胞具有胞内细胞器。细胞器在胞内的定位依赖于沿着微管移动的发动机蛋白。显

著的例子是从脊髓到脚部的神经轴突(该轴突可长达

管的长距离运输。

)中,胞内运输小泡(细胞器)沿着微

11.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这种产能细胞器,为什么还必须有线粒体存在?

【答案】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化为细

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细胞中虽然有叶绿体合成的细胞器,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因此,植物但那是伴随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产生的,不是叶绿体的主要功能。细胞的能量主要是靠线粒体来提供,所以是必不可少的。

12.用什么方法追踪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 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案】(1)追踪活细胞中某种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2)同位素示踪技术基本步骤是:①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如常用的亮氨酸)加到细胞培养基中,在很短时间内使这些与未标记的相应氨基酸化学性质相同的标记分子进入细

;②除去培养液并洗涤细胞,再换以含未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已进入胞(称脉冲标记)

细胞的标记氨基酸将被蛋白质合成系统作为原料加以利用,掺入到某种新合成的蛋白质中;③每

,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数量的细胞(取样)利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探查被标记的特定蛋白质在不

同时间所处的位置。具体说,将每次取样所得的细胞经固定、包埋后制备成细胞的超薄切片,放到有支持膜的载网上,涂上核乳胶,放到暗处曝光一段时间,即让细胞内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质发射出的射线使核乳胶感光。然后将核乳胶显影、定影便得到电镜显微放射自显影的标本。在电位下观察该标本中银粒的分布、相关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位置以及数量的多少。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细胞取样的电镜照片就可了解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及分泌的动态过程。

13.为什么基因都是中等重复序列,而且是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序列。 【答案】基因的产物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分,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机器。无论对

基因以中等重复序列存在于基因组中适应蛋白质合成的需求。

基因在生物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体现了于高等生物还是低等生物,蛋白质作为生命的基本物质始终处在更新之中,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核糖体的存在与之相适应,因此从进化上讲,对细胞越是重要的结构就越保守,

蛋白质合成机制的相似性。

14.试分析纤毛不动症发生机制,并以此为例叙述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

【答案】(1)纤毛不动症发生机制

,是指纤毛超微结构具有特异的、先天性遗传缺陷纤毛不动症即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 )

导致的一组疾病。目前认为PCD 的纤毛异常与内、外动力蛋白臂的缺失或纤毛动力蛋白臂中ATP 酶缺乏或代谢异常有关,以致微管滑行缺乏能量,使纤毛摆动受阻。

(2)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

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本质是轴丝动力蛋白介导的相邻二联体微管之间的相互滑动。纤毛和鞭毛摆动的特征是从基体产生滑动,沿着轴丝将弯曲传递到尾部,因此,二联管之间的滑动必须转换为弯曲运动。当轴丝上任意两点的滑动速率不等时,滑动即可转换为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