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长沙理工大学F0704管理综合之营销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选择性注意
【答案】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对其他刺激加以忽略。人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可能接受大量的刺激,而知觉并不是对所有刺激都做出反应。知觉的选择性保证了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更有效地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
2. 特许经营
【答案】特许经营(franchising )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特殊方式,企业(特许人)在指定的时间、区域内将其工业产权及整个经营体系(专利、专门技术、工艺、商号、商标、企业标志、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国外企业(持证人)的贸易方式。
3. 市场营销控制
【答案】市场营销控制包括年度计划控制、盈利控制、效率控制和战略控制。年度计划控制主要检查市场营销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年度计划的要求,在必要时采取调整和纠正措施; 盈利控制是为了确认在各产品、地区、顾客群和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实际获利能力; 效率控制的任务是提高诸如人员推销、广告、促销、分销等下作的效率:战略控制的任务是审计企业的战略、计划是否有效地抓住了市场机会,是否同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
4. 差别定价
【答案】差别定价是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撇脂定价撤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犹如在鲜奶中撇取奶油。
5. 营销情报系统
【答案】市场营销情报系统所要承担的任务则是及时捕捉、反馈、加工、分析市场上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信息,用于提供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料”,帮助营销主管人员了解市场动态并指明未来的新机会及问题。市场营销情报信息不仅来源于市场与销售人员,也可能来自于企业中所有与外部有接触的其他员工。收集外部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四种:①无目的的观察:②有条件的观察:③非正式的探索:④有计划的收集。
6. 一般性竞争战略
【答案】目标指出向何处发展,战略思想则说明达到目标的基本打算。迈克尔·波特提出,有
三种一般性竟争战略可供参考(见图):
①成本领先战略。指一个企业力争使其总成本降到行业最低水平,并以此作为战胜竞争者的基本前提。采用这种战略,核心是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使单位产品成本最低,从而以较低售价赢得竞争优势;
②差别化或别具一格战略。实施这种战略的竞争优势,主要依托于产品及其设计、工艺、品牌、特征、款式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在与竞争者相比时能有显著的独到之处。一旦消费者对企业或者品牌建立较高的信任度,还能为竞争者的进入设置较高的障碍;
③重点集中或市场“聚焦”战略。即把日标放在某个特定的、相对狭小的领域内,在局部市场争取成本领先或差别化,以建立竞争优势。
波特的一般性竞争战略
二、简答题
7. 影响国际市场营销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定价策略有哪些?
【答案】(1)影响国际市场营销定价的因素
国际市场环境比之国内市场更为复杂,其定价受以下诸多因素影响:
①成本。除生产成本外,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成本还包括关税和其他税收、国际中间商成本、运费及保险费以及营销业务费等。
②国外法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法、反托拉斯法、价格控制法、产品安全法等国外法规,对产品定价有诸多影响。
③国际市场供求及竟争。国际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产品价格时,必须考虑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
④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国外市场经济的周期变动会导致不同产品的价格升降; 通货膨胀会增加产品成本,引起产品价格上升。
⑤汇率变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使用的计价货币是可以选择的,在实行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使产品价格相对发生变动,从而极大地影响营销的收益。
(2)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价策略
①统一定价策略。指企业的同一产品在国际市场卜采用同一价格。这一方式简便易行,但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差异和竞争变化。
②多元定价策略。指国际营销企业对同一产品采取不同价格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时,企业对国外子公司的定价不加干预,各子公司完全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做出价格决策。这一策略使各个国外分支机构有最大的定价自主权,有利于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机动地参与市场竞争,但易于引起内部同一产品盲日的价格竞争,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
③控制定价策略。指企业对同一产品采取适当控制价格,采用这种策略是为了利用统一定价与多元定价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对同一产品的定价实行适当控制,既不采用同一价格,也不完全放手由各子公司自主定价,而是对内部竞争进行控制,同时又准许公司根据市场状况进行灵活定价。这一策略既使定价适应了市场变化,又避免丁公司内部的盲目竞争,但采用这一策略也会增大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④转移价格策略。指国际营销企业通过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产品时确定某种内部转移价格,以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问转移产品时,人为提高内部结算价格,造成总公司内部此一企业利润或亏损转移到彼一企业的状况,但从整体上使总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8. 试述市场挑战者可采用的进攻战略。
【答案】选择挑战战略应遵循“密集原则”,即把优势兵力集中在关键的时刻和地点,以达到决定性的目的。
(1)正面进攻。指向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项发起进攻。决定正面进攻胜负的是“实力原则”,即享有较大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一方将取得胜利。当进攻者比对手拥有更大的实力和持久力时才能采取这种战略。降低价格是一种有效的正面进攻战略,如果让顾客相信进攻者的产品同竞争对手相同但价格更低,这种进攻就会取得成功。要使降价竞争得以持久并且不损伤自己的元气,必须大量投资于降低生产成本的研究。如果防守者具有某些防守优势,比如在某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广泛的销售网络、牢固的客户关系等,则实力原则不一定奏效,资源上略占优势的一方不一定取得胜利。
(2)侧翼进攻。指寻找和攻击对手的弱点。寻找对手弱点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对手在各类产品和各个细分市场上的实力和绩效,把对手实力薄弱或绩效不佳或尚未覆盖而又有潜力的产品和市场作为攻击点和突破口:
①分析地理市场,选择对手忽略或绩效较差的产品和区域加以攻击。
②分析其余各类细分市场,按照收入水平、年龄、性别、购买动机、产品用途和使用率等因素辨认细分市场并认真研究,选择对手尚未重视或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作为攻占的目标。
侧翼进攻使各公司的业务更加完整地覆盖了各细分市场,进攻者较易收到成效,并且避免了攻守双方为争夺同一市场而造成的两败俱伤的局面。侧翼进攻指出了营销目的就是发现需要并为之提供服务,成功概率高于正面进攻,特别适用于资源较少的攻击者。
(3)多面进攻。指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动进攻以夺取对手的市场。其适用条件是:
①通过市场细分未能发现对手忽视或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补缺空档小存在,无法采用侧翼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