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03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不完全竞争
【答案】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它一般是指除完全竞争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垄断竞争
垄断
和完全垄断寡头
三种。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
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2. 集体行动
【答案】集体行动是研究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认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是否有效。
3. 从价税
【答案】从价税是指按课税对象,以一定的价格实现的收入为计量单位征收的税。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从价税额=货物价值X 从价税率。从价税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价格越高,其征收税额就越多;课税对象的价格越低,其征收税额就越少。事实上这是按纳税人实际收入的比例征收的税。
4. 乌拉圭回合
【答案】乌拉圭回合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举行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因在乌拉圭举行而得名。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七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前7次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国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1986年9月15〜20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缔约国部长级特别会议上决定发起这一次多边贸易谈判。它是8次谈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谈判。
5. 国民待遇
【答案】
国民待遇它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成员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条约中采用国民待遇条款,是为了在对方市场上取得与该国法人、自然人同等的地位和条件,以利于进行竞争,扩大贸易。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国民待遇必须对等,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经济主权,并只应限于一定范围。
6. 公平竞争
【答案】公平竞争是指各个竞争者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共同接受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作用与评判,并各自独立承担竞争的结果。公平竞争既是竞争群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规制竞争活动的指导思想。
7. 罗勃津斯基定理
【答案】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与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关。如果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増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増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使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减少,总贸易量上升。
8. 保护就业论
【答案】保护就业论是贸易保护理论的一种,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该理论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和工会领袖就归罪于来自外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纷纷主张以限制进口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保护就业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解释。从微观上说,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工人就业也就增加。从宏观上说,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二、思考题
9.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 是公共要素,资本K 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石油N 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
产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汽油的生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8, 汽油的价格为4。
(1)求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
(2)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
(3)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16骤升至784, 求开放后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1)封闭经济情况下,均衡工资水平为1; 汽车产量为28, 价格为14; 汽油产量为8, 价格为1。计算如下:
由
同理由
综合上面两式可得:
产量40, 国内需求仅为2, 所以可以出口38。计算如下:
由可得:
(3)石油要素禀赋急剧上升,此时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为4; 汽车国内产量为4, 而国内需求49, 需要进口45; 汽油国内产量392, 国内需求仅为2,所以可以出口390。
即
很显然,巨大石油储量的发现,使汽车部门大量萎缩,经济更加依赖进口;同时出口部门得到极大的壮大。
10.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案】(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②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③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2)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
则有: (2)在小国情形下,开放后,汽车国内产量为20,而国内需求49,需要进口29; 汽油国内即有: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