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企业管理841管理学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群体? 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案】(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①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a. 在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力一式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索有更大的作用。
b. 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要大于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b.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③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a. 开放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开放群体中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不稳定,所以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其好处,开放群体可以吸收新思想和人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开放群体着眼于现在,适合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
b. 封闭群体的成员比较稳定。封闭群体的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具有历史的眼光,适合长期规划。
2.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
【答案】规范是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①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这种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当某些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批评。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其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
④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沦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2)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应强化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而削弱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阿尔文. 赞德提出一套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指导原则。
①强化群体的规范遵循的原则
a. 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b. 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c.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d.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e. 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②削弱群体的规范的手段
a.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b. 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c. 防止内部分歧;
d.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e.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二、简答题
3.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怎样应用权变理论来进行组织设计?
【答案】权变理论是权变学派提出的。
(1)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组织结构类型很多,但不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组织结构。就企业来说,组织结构要随着工作任务、企业的技术特性、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应用权变理论来进行组织设计
①组织必须适应于工作任务
a. 对于重复、简单、呆板的工作,其工作程序和效果都是可以预测的,应采用正式的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加以指挥管理。
b. 对于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其工作的程序和效果并不是可以准确预测的,最好是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加以指挥管理。
②组织必须适应技术工艺特性
以企业的工艺技术特性来分,企业的类型可分为3种,即单件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生产。
a. 单件小批量生产是按照顾客的“订货”或“订做”进行生产,通常包括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单件小批生产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顾客“钊一货”或“钊做”的,一般工艺装备都是通用的,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相当分散;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在组织设计时,宜采用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b. 大批大量生产型企业一般都采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专用高效设备,产品种类少,一次生产的数量很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产品大部分己经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所以技术权力相对集中;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宜利用相对集权的方式管理,组织设计时采用传统的原则,明确层次结构,职责范围;
c. 批量生产型企业是介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与大批量生产企业之间的一种类型,它的技术工艺特性也介于二者之间。对于批量生产企业,要灵活掌握集权与分权的界限,组织设计时要同时考虑传统设计原则和动态设计原则。
③组织要适合于外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企业所处的环境大致可分为3类: a. 稳定的环境
它的特点是:
第一,产品或服务在最近几年内是稳定的,没有改变;
第二,消费者和参与竞争者均维持稳定,很少有人进入或退出;
第三,政府制定的与企业有关的政策、法令连续而稳定;
第四,在可能竞争的领域中,技术缺少创新和突破;
第五,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维持良好和稳定状态;
第六,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这种企业适合采用正式化、集权化的组织结构。
b. 变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