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694公共管理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灵敏度分析

【答案】灵敏度分析是指在政策分析中,当人们已经对政策问题制定出政策方案后,与政策问题相关的某些因素,或者所构造模型中的系数或参数发生了变化,需要确定其中最敏感的某些因素,获得可能出现的偏差及结论的可信度等的一种分析方法。在风险性决策中,实际所使用的概率基本都是估计的,无十分的把握。灵敏度分析是在主观概率的可能的估计误差范围内,选取许多不同主观概率值进行试算,看哪些因素变动不影响最优策略的选取; 反之,哪些因素稍加变动,最优策略就会变化,即从一个策略变为另一个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所提供的数据称为灵敏性数据。凡是面对灵敏性数据,必须重新审查原来估计的主观概率是否正确。

2.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一方一面,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的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3. 描述统计

【答案】统计方法一般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归纳性的数值来概括一组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统计数据是用来描述数据总体特征时,或当数据量比较小时,可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描述统计是大量存在的。

4. 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力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该定理是山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 ·阿罗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表明在集体行动中无论采用何种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都是存在缺陷的。作为该缺陷的一个结果,所有民主方式中的投票过程都潜在地具有被操纵的可能性。

5. 非正式评估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

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6. 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

【答案】自下而上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 其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这一途径以韦瑟利和利普斯基的《基层官僚与制度创新》一文为代表。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缺乏一个统一的模式,其中有对照意义的是这样两个分支流派:一是以爱尔莫尔为代表的,在政府组织内部,从“草根”(基层)角度来探索政策执行的效率问题,学术界称之为“基层官员的权力观”; 另一分支以约恩和波特为代表,彻底抛弃了传统官僚科层组织的执行观,从多元行动者的互动角度来研究政策的执行过程,学术界称之为“执行结构研究”。

7. 外在创始型

【答案】外在创始型是指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首先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该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通过该模型创建的政策议程只是让政策问题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并不意味着政府会不折不扣地按创始者的意愿做最后的决定。

8. 战略管理

【答案】战略管理可以理解为管理者有意识地选择政策、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的艺术或科学。战略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战略管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设立愿景,规划蓝图。

(2)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关注全局而非局部,关注长远的利益而非当前的利益。

(3)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以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的一个基本的宗旨便是利用外部机会和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

(4)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战略管理即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又关注经验、判断、感觉和直觉对于制定政策的作用。

(5)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由于组织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组织应该持续不断地关注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以便作出必要的调整。

(6)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主要表现为:向前看,寻找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新方式,从他人的或外在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

二、简答题

9. 领导者的权力类型。

【答案】领导权力,是指能够使人服从或者能够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有人把这种力量称为权威,有人则称之为权力。研究权力及其运用效果的学者,曾将领导的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弗兰奇对领导权力的划分最为典型,也广为引用。他将权力划分为:

(1)参考权

参考权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意见、态度等,变成了他人采取行为模式、表达意见和参考的对象。即领导者的参考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对领导者的忠诚、敬仰和个人情愫的基础之上。在许多组织中,必有极少数人或因他们的高尚品格,或因他具有他人所敬慕的优点,如待人谦和、处事公道、牺牲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众人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参考权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领导者“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

(2)专家权

在日趋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分工的组织背景下,致使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任何专家在他们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领域,具有的权威是指专家权。对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而言,拥有卓越的专业能力,并不足以完全影响部属,但拥有专家权对于领导,特别是专业性组织的领导是十分重要的。

(3)合法权

,或组织的合法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影响力,其产生于团体行为的规范(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形态。就文化价值而言,合法权乃出自于个人的内在价值,即人们认为组织中有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他,所以自己有义务去接受这种影响。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个人之所以接受领导,是因为领导正式职位的存在。

(4)奖酬权

奖酬权就是领导者之所以能影响他人,乃是基于他人的这样一种信念,如果接受这一影响,必会接受到某种程度的奖励。领导的奖励权取决于奖赏的吸引力,奖赏是否能兑现,奖酬是否公正合理。当然,如果领导者操纵奖酬,也可能引起组织成员的抗拒。

(5)强制权

强制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认为不接受服从,便会受到惩罚的基础上。强制权属于剥夺他人某种权益,而奖酬权则是赋予他人某种权益。对一个领导者而言,除非绝对需要,应尽量少使用强制权,因为它会引起愤恨,销蚀参考权。人不可能因为强迫而承诺,面对强迫,一般人通常会采取生理上退却(离职、避开工作)、心理上退却或敌视和攻击。

研究表明,领导者以专业才能和吸引力来影响组织成员的,通常有较高的绩效,成员也比较满意; 利用合法权和强迫权,通常会降低绩效和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而利用奖酬权者,绩效不定。

10.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学科背景为何?

【答案】(1)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