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17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23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30
一、简答题
1. 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市场是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狭义的市场是指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指买卖双方、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各自与中间商、中间商与中间商之间,商品在流通领域中进行交换时发生的关系。
2.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哪些?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①比重法
比重法是根据各次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的百分比确定其合理程度的方法。但比重法并不能完全反映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②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同另一个地区相比,从而说明这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的方法。用于条件大体相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具有局限性。
③速度法
速度法是用一个部门的速度同另一个部门的速度比较,或者用一个部门现在速度同过去的速度比较,以此说明结构是否合理的方法。速度快慢只反映结构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并不能确切说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④协调法
协调法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运动的内在规律性,综合考杳部门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合理比例关系,使产业结构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受阻碍地和谐进行的方法。协调法要对产业部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2)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
①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a. 土地利用结构
即耕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各种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b. 播种面积结构
即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c. 农业总产值结构
即各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d. 农业商品产值结构
即各种农产品的商品产值占商品总产值的百分比。
e. 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
即各业所占用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f. 资金利用结构
即各业所占用的资金占资金总量的百分比。
②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的指标
a.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主要指标有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每元投资所得的产值、净产值、商品产值。
b. 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
主要指标有农产品商品量及其构成,农产品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
c. 反映生态效益的指标
主要指标有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发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和水资源中有害物质含量。
3. 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答案】(1)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
农户是市场中的理性主体,其农业投资行为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收益性和交易成本的大小。 ①在农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投资行为
在农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投资选择取决于各行业的盈利水平、生产条件、生产技术以及农户进入该行业最低投资限度的程度。
②在同一农业行业内部不同品种上的投资行为
在同一农业行业内部不同品种上的投资选择取决于市场价格水平、投资收益、农业技术、农业政策等。
(2)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
农户的消费行为是追求在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农户的生产行为追求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农户资金存在一个在农户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之间的一个均衡或最优化分配。
(3)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
农户生产混合使用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农户的农业投资是使用自有资金还是使用外部资金,取决于农户对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成本以及其转化为农业投资的可能性。农户的农业投资是在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之间寻求在技术上可行条件下的整体资金成本最低的组合。
(4)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问的分配
理性的农户应当是在技术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求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投资上的最大收益投资组合。如果技术上的可能性、生产所需的自然条件、最小投资规模等没有对农户资金投资造成障碍,那么农业与非农业投资收益的相对水平决定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分配。
4. 试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质量安全食品的主要行为。
【答案】影响消费者需求质量安全食品的主要行为有:
(1)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感知风险感知风险是指在食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以及山此导致的后果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消费者购买过程就是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的过程。减少感知风险有以下策略:
①降低感知上的不确定性,如消费者搜寻更多的信息或购买品牌食品等;
②减少可能损失的金额,如通过降低个人的期望水准、减少消费行为的次数、减少购物的数量或减少消费行为的付出。
(2)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的信息搜寻
信息搜寻是指消费者有意图地激活记忆里所存储的知识、信息或者在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影响信息搜寻程度的因素有:
①介入程度越高,消费者搜集信息的动机越强烈;
②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越大,其信息搜寻的程度越高;
③时间约束与消费者信息搜集的程度呈负向关系,搜寻时间构成消费者信息搜集的机会成本; ④信息搜集成本是消费者搜寻信息时的现实支出的成本;
⑤消费者的个人特征也会对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产生影响。
(3)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
食品安全信息通过影响消费者态度而影响其对安全食品的购买意愿,且消费者在受到一定的信息强化(或刺激)后其行为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风险的态度、购买动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宗教信仰、消费或购买习惯、家庭结构、食品价格市场环境等。
(4)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
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的因素有:消费者个人特征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程度及价格关系的评价。收入约束越明显,价格升高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大。
5. 什么是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
【答案】(1)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概念
①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进行粗耕粗作,广种薄收,主要靠扩大农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及收入的经营方式。
②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应当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有区别,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在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和资金的集约。
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