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土地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地租
【答案】经济地租又称理论地租,是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得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2. 土地估价
【答案】土地估价是指土地估价师根据估价目的,遵守(公认和规定的)估价原则,运用(公认和规定的)估价方法,按照(公认和规定的)估价程序,对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特定价值进行分析、测算和判断并提出专业意见的活动。
3. 土地所有权
【答案】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
4. 土地需求
【答案】土地需求是指人类了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5. 土地市场
【答案】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6. 土地利用经济
【答案】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7. 土地保护
【答案】土地保护是指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在利用土地时,停止采用原来的破坏性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8. 房屋
【答案】房屋是指供人类生产、生活之用,有门、窗、顶盖,能保温、遮雨。
二、简答题
9. 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答案】制约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包括:
(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3)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5)一定的交通条件。
10.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
【答案】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包括:
非专业估价是指人人可以对某种物品的价格做出评估,其方法、精度差别巨大。
专业估价有五个特点:
(1)由专业人员完成;
(2)是一种专业意见;
(3)具有社会公信力;
(4)实行有偿服务;
(5)承担法律责任。
11.土地估价的本质。
【答案】土地估价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估价师评估土地的价值(value )而不是价格(price );
(2)土地估价是模拟市场定价而不是替代市场定价;
(3)土地估价提供价值意见,但不对价格做出保证;
(4)土地估价会有误差但应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土地估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2.土地估价的目的。
【答案】土地估价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协议)、转让(买卖、互换)、收购储备、作价入股、清产核资等流转过程中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 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过程中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
(2)土地使用权(含建筑物、构筑物)抵押、不动产课税及司法仲裁涉及的土地估价业务;
(3)企业改制上市、增资扩股等经济活动涉及的土地价格评估;
(4)城镇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评估、更新与咨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5)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农用地区片综合价等市场需要和土地管理需要的土地估价、规划、策划、咨询等业务。
13.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质。
【答案】土地抵押权的性质包括: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
(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
(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4.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因素包括:
(1)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
(2)农业劳动对象的不同;
(3)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
(4)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15.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答案】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包括:
(1)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2)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
(3)土地所有权的恒久性;
(4)土地所有权的归一性;
(5)土地所有权的社会性。
16.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包括: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
(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要求;
(4)价格;
(5)土地利用计划;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三、论述题
17.试述开放土地市场的必备条件。
【答案】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土地市场的建立,也同样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更何况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就更加严格。这些条件主要是;
(1)清理地产、明晰权属。进入市场的土地,要求权属关系清楚,且具有法律效力。土地一经转移,如若地籍不明,则难以管理。解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放松了地籍管理,加之60, 70年代土地平调频繁,城乡土地权属比较混乱,这就要求对城乡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恢复和建立地籍管理制度,须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证书,建立土地档案,搞清土地权属,为开放土地市场创造基础条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