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财政系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融资优序理论
【答案】融资优序理论认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经理在股票价格被低估时不愿意为投资项目筹措资本而发行股票,而仅在股票价格被高估时才发行股票。因而,股票融资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良的信号,投资者不愿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了避免股票定价过低的损失,企业的融资顺序应为:内部融资〉举债融资〉股票融资。
2. 联合杠杆
【答案】联合杠杆亦称总杠杆,是指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两者最终都影响到企业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联合杠杆综合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影响作用。一个企业同时利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这种影响作用会更大。
联合杠杆系数亦称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营业总额(或营业总量)变动率的倍数。它是营业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3. 股票回购
【答案】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股票回购既是一项重要的股利政策,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方法。股票回购作为成熟证券市场上一项常见的公司理财行为,不仅对市场参与各方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为上市公司本身带来显著的财务效应。股票回购使流通在外的公司股份数相应减少,每股盈余增加,导致股票价格上涨,使股东因此而获得好处,这相当于公司支付给股东一部分股利。所以,股票回购往往被认为是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形式。
4.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答案】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由于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不能用于其他投资时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如当投资于有价证券时可能获得的利息收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餘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有关,一般按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计算。
5. 股利政策
【答案】股利政策是确定公司的净利润如何分配的方针和策略,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包括四项内容:(1)股利分配的形式,即采用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2)股利支付率的确定;(3)每股股利额的确定;(4)股利分配的时间。其中,每股股利与股利
支付率的确定是股利政策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公司的净利润中有多少以现金股利的形式发放给股东,有多少以留存收益的形式对公司进行再投资。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有法律因素、债务契约因素、公司自身因素、股东因素和行业因素等。股份公司常用的股利政策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6. 获利指数
【答案】获利指数又称利润指数,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
获利指数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则采纳;否则就拒绝。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获利指数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获利指数法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缺点在于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能获得的财富,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7. 除权与除息
【答案】(1)除权指当股份公司向股东分配权利时,从股票的市值中将公司配给股东的权值去掉的行为。除权的过程是:要办理除权手续的公司应先报经主管机关核定,获准除权后,公布除权日期,即除权日,在除权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有权参加股利分配、获得优先股权;在除权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没有这些权利。
(2)除息指当股份公司决定对股东发放现金股息时,减除交易中股票每股领取股息的权利。其过程是股份公司获主管机关核定后确定一段时间为除息日,除息日进行股权登记的股份才有权参加股息分配;除息日之后持有的股份,无权参加股息分配。
8. 财务杠杆
【答案】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利用。企业的全部长期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所构成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变动的,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本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首先都要扣除利息等债务资本成本,然后才归属于权益资本。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9. 换股
【答案】换股即以公司股票本身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付给并购方的一种兼并收购方式。根据换股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增资换股、库藏股换股、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等。
如果投资是多期完成的,则计算公式为
:
相比现金并购,换股并购的优势在于:
(1)换股并购使得收购不受并购规模的限制。
(2)换股并购往往会改变并购双方的股权结构。
(3)换股并购避免了大量现金短期流出的压力,降低了收购的财务风险。
(4)换股并购可以取得税收方面的好处。
10.配合型融资政策
【答案】配合型融资政策是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资金来源的一种方法。配合型融资政策的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短期负债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这种筹资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但是,事实上由于资产使用寿命的不确定性,往往达不到资产与负债的完全配合。因此,配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
二、简答题
11.如何看待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答案】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资源状况,运用系统方法编制的企业经营、资本、财务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据以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激励。企业的全面预算一般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全面预算是企业未来的系统规划,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业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用于落实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规划。企业的全面预算要与长期战略目标及规划相衔接,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规划需要通过各期的全面预算予以分期落实和分步实现。
(2)用于明确业务环节和部门的目标。全面预算是企业未来的总体计划。企业通过全面预算,分解落实企业的总体和综合目标,为其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部门规定预期目标和责任,指导各个业务环节和部门开展业务工作的方向。
(3)用于协调业务环节和部门的行动。全面预算是企业未来的行动计划。企业通过全面预算,合理设计预算指标体系,注重预算指标之间的相互衔接,整合规划企业各种资源,协调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职责,指导各个业务环节和部门开展业务工作的行动。
(4)用于控制业务环节和部门的业务。全面预算为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和部门设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标准,用于业务过程的实际结果与预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5)用于考核业务环节和部门的业绩。全面预算是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和部门以及全体员工业绩考核的基本标准,也是实施激励的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