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与特性有哪些?

【答案】(1)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①市场参加者可以对农业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为

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

③农业信息商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而独立为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是伴随着商品农产品的出现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商品农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成分比重较小,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己。

④农业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并发挥作用晚于商品农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

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才出现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行业,使物化于物质商品中的信息成分突现出来,农业信息商品才可成为独立的商品存在于生产流通领域。

⑤农业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制度的确立是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

信息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信息成为商品的条件之一是信息所有者拥有私有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制度建立以后,农业科学技术情报的交流就开始以法律形式确定它们的经济价值,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

(2)农业信息商品的特性

农业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农业信息商品作为非物质产品,具有一系列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特征:

①农业信息商品是一种体验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的定价就比其他商品的定价更加困难。商家可以利用体验商品的特点开展农业信息商品的营销; 媒体生产者通过品牌或信誉来克服体验商品的难题,依靠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为其付费。

②农业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特点

农业信息商品在研发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固定成本很高; 农业信息商品的复制却非常低廉。一项农业信息商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其边际生产成本几乎为零。

③农业信息商品的时效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时效性,包括内容的时效性与传递过程的时效性。

a. 内容的时效性是指农业信息商品的内容对于特定的使用者来说,只在特定的时间内有效; b. 传递过程的时效性是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时间成本,传递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大。 ④农业信息商品价值发挥的使用者依赖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潜在的。农业信息商品潜在使用价值的发挥程度必须依赖于购买方的素质及其运用程度,依赖十信息本身和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度。由十素质和生产方式不同,使用某项农业信息商品可能产生不同的效益。

⑤农业信息商品的易扩散性

⑥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分为对他人有利的正外部性和对他人不利的负外部性两种。对一些外部性很强的农业信息产品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干预。

2. 简述土地产权与权能构成。

【答案】(1)土地产权的含义

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土地产权包括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权利:十地所有权、十地占有权、十地使用权、十地处置权、十地收益权等。

(2)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

①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地使用和处理其所有的土地并有权获得收益; 第二,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第三,权利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②土地占有权

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

③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狭义的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的实际使用,与土地占有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是并列关系; 广义的土地使用权是独立在土地所有权能之外的含有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不完全处分权的集才、

④土地收益权

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利。包括收获土地生长的农作物,收取地租等。是拥有土地产权的最基本目的。

⑤土地处置权

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包括土地的买卖、出租、抵押、入股、馈赠等,通常由土地所有权人行使土地处置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山土地所有权人授权土地使用者行使部分处置权。

3.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基本制度有哪些?

【答案】(1)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①十地的国家所有制

a. 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

b.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c.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固定给使用者,而国家仅保留土地的处分权

②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a. 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b. 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c. 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③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a. 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b. 行使土地所有权应遵循的基本法律要求

c. 行使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2)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

①定义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基础,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均分到户,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范围

耕地承包,林地、草地等农村土地资源的承包

③优点

a.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使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

b. 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灵活决策的特点,使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 同时由于家庭经营劳动激励多样,不仅将监督成本降低为零,而且家庭的半、辅劳动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③农民权利

具体表现在农民占有土地,对土地可以直接支配和控制,可以在土地限定的用途内,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处分权和十地收益权,并可根据需要将十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④主要内容

a. 土地承包期长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