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戴维•洛奇是二十世纪著名校园小说家、批评家。他同时进行小说创作和理论创作,小说作品和理论作品间隔出版。他对自己的创作有着一种认真的态度,尽可能地反应基督教现实和学者生活。1987年,洛奇从伯明翰大学退休专职从事文学创作,并担任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的名誉教授。戴维•洛奇不但擅长描述他所熟悉的学者生活,而且是一个充满了理论自觉意识的小说家,在小说创作中介绍并运用了多种理论,如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叙述学、符号学、泛性主义等等。洛奇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校园小说和天主教小说。其中,《换位》、《小世界》、《好工作》是其最著名的描写学者生活的校园小说三部曲。洛奇逐渐受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影响,把自己的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独白话语发展成为对话主义。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戴维•洛奇及其作品、写作生涯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介绍。该部分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对戴维•洛奇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各种研究视角的研究程度,分析了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及其方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本文对戴维•洛奇及其作品研究的贡献。 第一章是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介绍。本章详细介绍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及其与戴维•洛奇作品的关系。分析了洛奇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无到有的研究和使用过程,及其作品从独白到对话的发展过程。 戴维•洛奇校园小说三部曲的情节结构在第二章中得到了详尽的分析。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三部曲小说的各自情节结构,随后运用大型对话理论的对应和对照方法分析了每部小说中的情节对应和对照因素并对三部曲小说的情节之间进行对位研究,由此揭示作者试图通过对情节结构的对应和对照分析说明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态度:家庭是最重要的,它是生活的基础。 第三章试图通过运用大型对话理论分析每部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三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通过对位方法的运用,作者对现代学者进行了善意的揶揄讽刺。作者并没有肯定某一个人或者否定某一个人,而是通过对应和对照对每个人的某些个性特点进行了肯定,对某些进行了否定。 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语。通过运用巴赫金的大型对话理论对三部曲作品进行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上的对应和对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对生活和人物下一个确定的定义或者给一个确定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对有错,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但是幸福的生活还是来源于稳定和简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