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答案】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是指通讯所报道的内容,正是此时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或者大众对其感兴趣,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的社会现象。这类选题人多比较浅近,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2. 橱窗式导语
【答案】橱窗式导语,是指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有如橱窗展示样品,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如一只只小小的麻雀,五脏俱全,可供解剖。通过讲述这个典型事例,读者可了解事物的细微部分,获得具体的印象,受到感染,为之感动,产生兴趣,进而由感性认识转入理性思考。
3. “蒙太奇”
【答案】法文montage ,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指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影视蒙太奇手法是以场景和细节的连接铺陈事实,其特点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承与组合上突破一般规律,摒弃枝节性的情节,跳跃着展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引入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中的蒙太奇手法,即用跳跃的文字,超越常规性的时间与空间顺序进行事实的转承,跳跃着表述新闻,形成节奏美。
4. 媒体“二次伤害”
【答案】媒体“一次伤害”是指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揭疤式采访”,具体表现为:①缺乏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 ②“强mt 式”采访,唤起当事人的黑色回忆。对己经受到创伤的受害人进行相关事件的再次采访。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职责。但如果用错了地方,揭露个人隐私等,又会对社会或采访对象造成巨大伤害。避免媒体“二次伤害”的出现,要求媒体做到:①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少数民族、女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②保护消息来源的权益; ③舍弃可能会伤害报道对象名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 ④舍弃可能会煽动暴力或冲突的有关仇恨的内容; ⑤舍弃可能会引起公众心理伤害或不适的无关紧要的内容; ⑥尚未被法院判罪的犯罪嫌疑人应被认为是无罪的,不在报道中对其进行有罪断定。
5. 现场报道
【答案】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现场报道的特征是:主客观音响的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主述与背景); 地点的不可变性; 即时性; 直观性与描述性。其优势是:有利于发挥广播短、平、快的优势; 有利于发挥广播的音响优势,能产生很强的现场感。短处是:地域跨度较大或时间跨度大的新闻内容,不适宜采用这种方式; 现场报道受报道形式的局限,往往容易表象化。
6. 简讯
【答案】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快讯,是一种用最简洁最概括的言语报道事实的新闻文体。它一般不交代事情发生的经过和背景,没有多余的解释性的话,也没有导语,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和简短的文字,将事情的简要情况迅速地报道出去。简讯的篇幅非常精短,至多一两百字,少则几十字。简讯虽然简短,但并不代表所报道的消息份量轻或者新闻性弱,有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事实,重大新闻往往也会以简讯的形式出现。
二、简答题
7. 怎样认识新时期工作通讯的重要性?
【答案】工作通讯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者新趋势。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通讯都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与内容都在变化,工作通讯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拓展,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还沟通各行各业,交流彼此工作方面的信息,向受众直接传达各行各业政策、工作层面的信息。
(1)工作通讯展不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报道典型经验,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报道体裁之一。它选题偏重于成熟经验,带来的新思路、新观念成为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
(3)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分析性报道上。它不仅通过调查展现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要对此进行分析与解剖,找出问题的原因,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
8. 阅读下面这篇短消息,并说明: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新闻? 写作上有何特点?
附材料:
中国在悉尼奥运会非常成功,但仍不是体育超级大国
[美联社悉尼(2000年)10月1日电〕如果想找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无比辉煌的反面的话,
可以看一看男子现代五项比赛,中国名列倒数第一。
当中国的多名奖牌得卞、尤其是那些奥运会冠军准备以民族英雄的姿态凯旋之时,现代五项运动员则在这项很少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或关心的项目中孤独地扛着中国的旗帜。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了解现代五项,更没人练。
男子现代五项比赛倒数第一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体育官方的说法一一尽管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了史无前例的28枚金牌,但从总体上讲,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虽然中国选手在某些项目中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在另外一些项目中相当落后,比如游泳、田径、大多数球类团体项目和现代五项等一些非大众化的项目。
【答案】这篇短消息属于新闻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有述有评,评述相间的报道式样。其写作的特点是:
(1)典型题材,全局观点
这篇新闻述评是针对中国在悉尼奥运会的表现,尤其是“男子现代五项比赛,中国名列倒数第一”这个典型事实,对于“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这一带有全局性色彩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2)因事论理,理由事出
这是新闻述评的最佳写法,即让事实的叙述为论的出现铺路,使之水到渠成。这篇新闻述评叙述了中国在游泳、田径等项目上的弱势,得出中国“仍不是体育超级大国”的观点,言之有据,很有说服力。
(3)借人之口,为评增加权威性
述评中的评,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记者直评之外,借“中国体育官方”之口,“尽管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了史无前例的28枚金牌,但从总体上讲,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这一句增强了言论的权威性,引起读者的重视,同时也使评论更具客观色彩。
9. 具体分析一篇失实的报道,找出原因。
【答案】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而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
(一)新闻报道
下文是2006年5月9日重庆晚报刊登的报道(记者陈寒星)
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
她身高1.68米,是学校公认的美女; 她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南开大学的形象代言人。
她叫兰花。生长于四川沪州、毕业于重庆渝州大学的她,目前正在南开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和日本爱知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昨日,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美女博士曾读渝州大学
兰花的本科是在渝州大学文学院度过的,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学校,兰花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每年拿专业奖学金,而且多次获得校内外健美操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