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9新闻传播史论(1)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类型。
【答案】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先进模范人物一一典型人物
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种传统而重要的宣传报道方式,一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报道是历史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各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典型人物报道对象包括以下两类:
①全国性的典型人物。
②配合一个时期宣传主题的典型人物。
(2)新闻人物
这里所说的“新闻人物”,不是从宣传角度树立起来的人物,而是指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因“事”而“显著”,他们和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凡人奇事,奇事凡人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这类人物通讯也可算是新闻小故事,常常有小巧、新奇、隽永的特点,人因事而显,人与事相连,一般篇幅不太长,有时说不清是写人还是写事。
(4)“冰点”人物
与奇人凡事不同,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入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
(5)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这类人物主要是各类反腐败案件中的党政干部。
在改革开放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滋生出大量社会腐败现象。以腐败的官员作为人物报道的对象,详细揭露其犯罪事实,谴责其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剖析其道德上的堕落和人性蜕变的轨迹,并提示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起到了警示社会、释放民怨、鼓舞斗志、引导舆论的作用。
2. 简述事件新闻的报道特点。
【答案】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已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其新闻价值与生命力同及时密切相关,要求迅速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1)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 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2)事件新闻报道及时,时效性强。
(3)事件新闻报道时,事实交待得一清二楚。尽管对于不同的事件,写作的着眼点不尽相同,但是,事件新闻的报道总是要写事。
(4)事件新闻的报道有深度。一般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都要求记者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
(5)事件新闻报道见事见人。读者关注事件,实质上也是关注人。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不应忽视人的要素。
(6)事件新闻报道中,恶性事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报道恶性事件的新闻拥有广泛的读者,容易成为媒体的“卖点”。所以,在事件性新闻中,这类事件的报道占有很大的比重。
3. 通讯与消息在结构方式上有何区别?
【答案】通讯结构通常是指通讯的表现形式,俗称“通讯的骨架”。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和消息的差异表现在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自由、复杂。
(l )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
通讯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且灵活多变。同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以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
(2)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
由于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起来难度较大。
4. 挑选一些历年中国新闻奖消息与通讯类获奖作品,对其进行新闻语言特色的具体分析。
【答案】示例如下:
材料一:
以下是一篇获得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消息:
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
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一一天安门广场。
这是首都向它的共和国母亲50大寿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今天通车试运营的地下铁道西起距天安门3公里的复兴门,东至距天安门8公里的八王坟,全长13.5公里。线路坐落在神州第一街长安街超浅埋层之下。
为此,承担西单、天安门、王府井等首都心脏地段地铁施工设计重担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和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的建设者们苦苦奋斗犷十个春秋。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各国专家参观后曾惊叹“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日本国驻中国大使谷野作太郎等中外贵宾与地铁建设的功臣们,作为通车后的首批乘客,一起登上了国产新型电动地铁客车。从长安街东部的八王坟到天安门,列车运行刚好17分钟。
30年前的国庆节,北京建成了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全长23.6公里的地铁一号线,结束了中国无地铁的历史。
15年前的国庆节前夕,北京又开通运营了16.1公里的地铁第二期环线。
早在5年前,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就已突破5亿,而现在,平均每天乘坐地铁的旅客已达140万。
北京地铁虽然在当今世界43个国家117个有地铁的城市中,开通年代和运营里程均排在30位以后,但却创下了满载率和单车运营公里两项“世界之最”。
投资75.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复八段”的今日开通,使北京地铁通车总里程由原来的41.6公里增加到55.1公里,超过了香港的43.2公里,成为中国六个城市地铁之最。同时也使中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逼近150公里。
目前,中国除北京、天津、香港、台北、上海、广州已开通地铁外,青岛、南京、重庆、深圳、高雄等城市也正在或计划建设地铁。
自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到136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地铁长度已接近6000公里。
答:语言特色分析:
本文是一篇在结构、语言上都比较成熟的消息类新闻作品,使用的是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本文特色在于:
(1)语言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新闻写作中所需要的语言,应该是传播信息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本文行文上段落短小精悍、节奏感强、叙事有条理; 语言上,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即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与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相应的新闻语言呈现出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特色。
(2)有时代感
新闻语言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有时代气息,因为这种语言是社会语言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同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通过有时代气息,包括社会上最新流行的一些语言传递出来。这篇报道适逢北京一号线通车为祖国50年大庆献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