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Photoshop 是一种____处理软件。
【答案】图像
【解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来开发教学软件,如Dream Waver等。另外,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有Photo Shop等。常用的动画软件有Flash 等,声音处理软件有Cod Edit等,视频处理软件有Premiere 等。
2. _____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答案】分级
【解析】分级测试又称作安置性测试或分班测试。它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
3. HSK 考试的全称是_____。
【答案】汉语水平考试
【解析】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 许多学者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与习得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_____。
【答案】习得
【解析】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包括儿童1至5岁是生长发育时期; 借助于实物、实情建立概念,形成思想与思维能力; 有较为自然的语言环境,时常沉浸于其中,父母与家人用照顾式语言不断地与其进行交际; 通过交际,进行反复模仿、记忆、应用,达到熟练的程度等特点。
5. 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答案】语言教学
【解析】语言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包括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选择题
6. 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
A. 分立式测试
B. 标准化测试
C. 综合性测试
D. 水平测试
【答案】A
【解析】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例如填空、改错、多选等。分立式试题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具备一定的客观性。
7. 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是( )。
A. 偏误
B. 错误
C. 失误
D. 疏忽
【答案】C
【解析】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8.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___。
A. 心埋过程
B. 信息过程
C. 逻辑过程
D. 认识过程
【答案】D
【解析】认识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
9.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
A. 总体设计
B. 教材编写
C. 课堂教学
D. 语言测试
【答案】C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指教师给学【解析】课堂教学也称“班级上课制”
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10.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
A. 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
B.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C. 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D.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产生干教学过程与外部事物的关系之中,即表现为教学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矛盾。学生个体认识及发展水平与社会历史认识及发展水平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三、名词解释
11.正迁移与负迁移
【答案】迁移指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力一式等学生经验对于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叫做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12.失误与偏误
【答案】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在外语学习过程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不易改正。)
13.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答案】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14.第二语言
【答案】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四、简答题
15.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怎样教”这个核心问题。而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什么”和弄清学生“如何学”这两个基本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