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胸心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胸心外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66岁。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术后第2天出现无尿,应用呋塞米治疗无效。目前,每天的补液方案应采取()

A . 口服液体
B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补液
C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2补液
D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3补液
E . 按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的公式补液

暑湿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脾胃虚弱,元气不足。 饮食不节,损伤中气。 夏暑季节,气候潮湿多雨。 贪凉饮冷。 感受暑湿病邪。 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舞蹈症。 发热。 皮下结节。 心脏炎。 关节痛。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早产儿应于生后何时给予铁剂() A.出生后1周。 B.出生后1个月。 C.出生后2个月。 D.出生后3个月。 E.出生后4~6个月。 患者周某,32岁,产后两月余,忽心中烦热,气短,不能安卧,欲小便不得,腹胀满,经治半月,病情不见好转。饮食如常,脉弦缓,用肾气丸,一服知,二服愈。此病案当属() 肾阳虚之喘证。 肾阳虚之小便难。 肾气不举之转胞。 产后体虚烦热。 膀胱气化不利之小便难。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疗,哪项是不对的()。 缺氧不严重时,不必常规给氧。 严重缺氧时,必须及时给氧。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低流量间歇给氧。 在进行辅助呼吸时和给予呼吸兴奋剂时,可稍提高氧浓度。 患者女,66岁。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术后第2天出现无尿,应用呋塞米治疗无效。目前,每天的补液方案应采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①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②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分约500ml。这种蒸发的水分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分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分将增加100ml。③肺呼出水分: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分约400ml。这种水分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④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分总量约2000~2500ml。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正常人摄入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这些水分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分。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分(内生水)约200~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而每天的补液量=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故答案应选E。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