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鼻咽喉科(医学高级)题库>耳鼻咽喉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8岁,诉咽痛,吞咽疼痛及张口困难,发热38.6℃。检查:悬雍垂右偏,左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腭舌弓明显充血,肿胀,左下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B . 急性咽喉炎
C . 急性会厌炎
D . 扁桃体周脓肿
E . 扁桃体恶性肿瘤

中枢性眩晕可见于()。 晕动病。 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小脑肿瘤。 迷路炎。 奖励护士的优质服务行为使其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依据的理论是() 人类需要层次论。 成就需要理论。 双因素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理论。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A.索拉非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 吉非替尼。 范得他尼。 拉帕替尼。 厄罗替尼。 患者,男性,胸部外伤半小时后收入病房,呼吸困难,轻度紫绀,右胸部皮下气肿明显加重,X线胸片示右肺完全萎陷,纵隔向左侧偏移,右侧平膈肌水平可见液平面。如欲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则其征象不包括() A.脉快、血压下降,补液后血压不升或回升后又下降。 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持续降低。 胸片阴影逐渐增大。 穿刺液涂片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100:1。 闭式引流量连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200ml。 患者男,30岁,夏天贪凉面对风扇直吹一晚,晨起发现左侧口角下垂,口腔漏水,此患者诊断最大可能是()。 左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左侧面肌痉挛。 左侧贝尔麻痹。 右侧贝尔麻痹。 右侧面肌亢。 患者,男,38岁,诉咽痛,吞咽疼痛及张口困难,发热38.6℃。检查:悬雍垂右偏,左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腭舌弓明显充血,肿胀,左下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