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理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 )或行为特征。
A. 心理对象
B. 心理用途
C. 心理动机
D. 心理变量
【答案】D
2. Z=A+BZ式中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 整数
B. 小数
C. 负值
D. 分值
【答案】C
【解析】由于在Z 分数中经常出现小数点和负数,而且单位过大,计算和使用很不方便,所以通常需要将Z 分数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量表分数:Z=A+BZ。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加或乘一个常数并不改变原来分数间的关系,属于线性变换。
3. 克龙巴赫提出的系数主要用来计算( )。
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评分者信度
D.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D
【解析】克龙巴赫系数克服了折半法的部分缺点,是目前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时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来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的可靠性。
4. 项目反应中的参数不包括( )。
A. 题目的能力
B. 题目的难度
C. 题目的区分度和猜测度
D. 测量的面
【答案】D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参数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C 称为伪机遇参数,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a 是题目的区分度。
5. 重测信度即( )。
A. 等位性系数
B. 稳定性系数
C. 相关系数
D.X 系数
【答案】B
【解析】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6. 将Z 分数转换成T 分数时,需要进行( )。
A. 正态化转换
B. 非正态化转换
C. 线性转换
D. 非线性转换
【答案】C
【解析】T 分数是从Z 分数经过线性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T=10Z+50。
7.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来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单元小测验属于( )。
A. 标准化测验
B. 常模参照测验
C. 非标准化测验
D. 自适应测验
【答案】C
【解析】教师自编的测验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和编制的用于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A 项,标准化测试是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与实施,具有统一标准,并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测验,需具备常模、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验、测验实施的详细规定、评分方法的详细规定。B 项,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D 项,自适应测验是以项目反应理论建立题库,并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测题,最终对被试能力作出估计的一种新型测验。
8. 线性等值法计算就是用相同的( )作等值的基础。
A. 标准分数
B. 百分点
C. 百分等级
D. 方差
【答案】A
【解析】线性等值依据的原理是:两个分数,一个在测验形式X 上,另一个在测验形式Y 上,如果对于任何一个被试群体,它们各自的标准分数相等,这两个分数就被认为是等值的。
9. 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0.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高尔顿是最早用测验法研宄个体差异的人
B.“心理测验”一词是J.M.Cattell 首次提出来的
C.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用的是标准化测验
D.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A.Binet 编制的
【答案】C
【解析】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但并不是标准化测验。心理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
11.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
A. 发展顺序量表
B. 教育商数
C.T 分数
D. 百分等级
【答案】C
【解析】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适合于对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 检验和f 检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