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化学综合知识之分析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紫外吸收曲线?何谓紫外分析工作曲线?二者如何绘制?有什么用途?
【答案】吸收曲线是指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以波长坐标得到的曲线。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指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尔定律时,此关系曲线为一条直线。
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在吸光物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扫描吸收波长,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配制吸光物标准品浓度梯度,测定不同浓度(C )时的吸光度(A ),以C 为横坐标、A 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直线。
吸收曲线:(1)可进行定性分析;(2)选择定量分析的吸收波长。工作曲线可进行定量分析。
2. 滴定分析与重量分析比较,哪一种方法对化学反应完全程度的要求更高,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要求更高,因为滴定反应是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的,而重要分析可以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以保证沉淀完全。
3. 什么是密码质控样?
【答案】在同一个采样点上. 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4. 请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案】因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则是利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因此这两种仪器的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光源和试样状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提供的是线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和钨灯,提供的是带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试样需C 的高温使试样原子化,而紫外-可见分光原子化,因此需用火焰或电热石墨炉提供2000〜3000°
光度法的试样只要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放入石英或玻璃比色皿中即可。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和NaOH 的混合物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要求列出测定步骤、滴定剂和指示剂名称及各组分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答案】滴定剂用HC1, 指示剂先用百里酚酞或酚酞,后用甲基红或甲基橙,测定步骤如下所示:
在
与NaOH 加入HC1在百里酚酞或酚酞指示下,生成与
此时在加入HC7用甲
基红或甲基橙为指示剂,生成产物为池O 和
NaOH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第 2 页,共 29 页
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6. 控制适当的酸度在络合滴定中有何意义?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
【答案】在络合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 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
(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 值; (2)pH 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 值。
二、计算题
7. 用
标准溶液滴定20.OOmL 浓度为0.1000mol/L的
试计算:
(1)25°C 时条件平衡常数;
(2)化学计量点前后±0.1%处的电位值; (3)(4)当
(5)该滴定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则。 【答案】⑴
(2)终点前
0.1%
终点后
0.1%
(3)(4)
标准溶液加入lOmL 时
,
同理
即当加入
标准溶液40mL 时
,
成立。
(5)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在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内,尽量使指示剂的条件电位与滴定反应的化
第 3 页,共 29 页
溶液,
已知
值;
时所需
标准溶液的体积;
学计量点电位一致,终点颜色变化明显。
8.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分别为0.699和1.00。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绝对误差戈
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则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
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作参比液,则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答案】由吸光度公式得:
相对误差为:
如用示差法,则可得:
相对误差为:
示差法时标准溶液的透光度为:
普通法:标准溶液的透光度为:
以上结果,表明示差法标尺扩大了5倍。
9. 测定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时,因母液中其他杂质在色谱图上未出峰,所以先,测得色谱数据如表所示。称取试样1500mg , 然后加入壬烷作内标物,ms=150mg, 混合均匀后进样计算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的质量分数。
表
【答案】
第 4 页,共 2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