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云计算
【答案】云计算,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来向用户按需服务。“云”就是提供资源的网络,用户无需将这些资源信息存放在终端,而是通过网络到“云”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传媒产业对云计算技术的讨论依然是在探索之中,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其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构想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数字化生存和全媒体转型。从目前状况来看,云技术的一些应用,比“云报纸”仍具有试验性质,在技术上和受众使用的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一般而言,通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和议论色彩较浓等五大特点。
3. 文体类型
【答案】文体类型是指某一种文体按内容进行的功能分类,不同类型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报道特色与报道价值。专访按照这个原则主要分为人物专访、问题专访、事件专访三种类型。
4. 纵式结构
【答案】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又称单线条过程链接法。这种结构方式较为常见,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适用于报道有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如有些新闻小故事、事件通讯等。这种结构一目了然的地方,即是将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直接作为通讯结构的主要线索。
二、简答题
5. 社会观察通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社会通讯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通讯文体的报道视野,促进了通讯由“典型报道”的写作模式向新闻文体的回归。 ①在选题和报道对象上,社会观察通讯自成一体,开拓了人物、事件、风貌、工作以外的另一领域,即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这不仅极大地开阔了通讯的报道视野,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迅速反映现实、监督社会生活的有力武器。
②它在通讯的写作理念上有较大创新。社会观察通讯产生之初就突破了传统通讯写作“非黑
即白’夕、“直线思维”、追求对报道对象的“终极性结论”等典型报道的写作模式,而以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报道”方式,曝光社会万象,展示社会矛盾,追踪动态中的时代思潮,以新鲜的信息和敏锐的视角,为新闻写作领域吹进创新之风。
(2)满足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获知欲及追求社会公正的愿望
在社会转型期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一方面受众迫切地需要得到有关社会的各种信息,以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跟上时代潮流,作出自己定位的抉择; 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人群也会对大量新的社会现象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需要有一个表达、宣泄、沟通的渠道。社会观察通讯在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发挥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作用。
①它的选题来自社会实践,并集中于那些普遍存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因此它可以比较及时地向受众提供有关的最新社会信息。
②社会观察通讯中的相当一部分以揭露、批评报道为主,而它所揭露与批评的重点往往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这类通讯不仅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代表了民意民情。对受众来说,它可以成为一个宣泄某些不满的渠道。而从全社会来看,通过这种类型的通讯进行“密集的小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排气阀”作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3)设置议题,自下而上地行使新闻监督权
社会观察通讯强调从社会生活中选题,强调以调查采访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把受众关心的话题变成具体的新闻报道,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提升这个话题的社会关注度,直至把这个话题“设置”进社会议题,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这些话题一旦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就有可能得到解决了。这是一条己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行使新闻监督权的途径,即:把受众关心的话题变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或焦点,再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使社会一媒体一政府之间,形成良陛互动,社会问题就有可能不断得到解决。
社会观察通讯经常是通过调查性报道完成的,从选题到采访均由媒体与记者独立进行,也就是说媒体与记者在这种题材的报道中,相对能够发挥主动认识与干预社会的作用。我们注意到优秀的社会观察通讯一直在关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注着可能引起冲突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关注着各种社会人群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为弱者说话,这几乎成为社会观察通讯的一个重要的选题特征。
6. 阅读下面这篇短消息,并说明: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新闻? 写作上有何特点?
附材料:
中国在悉尼奥运会非常成功,但仍不是体育超级大国
[美联社悉尼(2000年)10月1日电〕如果想找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无比辉煌的反面的话,可以看一看男子现代五项比赛,中国名列倒数第一。
当中国的多名奖牌得卞、尤其是那些奥运会冠军准备以民族英雄的姿态凯旋之时,现代五项运动员则在这项很少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或关心的项目中孤独地扛着中国的旗帜。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了解现代五项,更没人练。
男子现代五项比赛倒数第一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体育官方的说法一一尽管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了史无前例的28枚金牌,但从总体上讲,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虽然中国选手在某些项目中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在另外一些项目中相当落后,比如游泳、田径、大多数球类团体项目和现代五项等一些非大众化的项目。
【答案】这篇短消息属于新闻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有述有评,评述相间的报道式样。其写作的特点是:
(1)典型题材,全局观点
这篇新闻述评是针对中国在悉尼奥运会的表现,尤其是“男子现代五项比赛,中国名列倒数第一”这个典型事实,对于“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这一带有全局性色彩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2)因事论理,理由事出
这是新闻述评的最佳写法,即让事实的叙述为论的出现铺路,使之水到渠成。这篇新闻述评叙述了中国在游泳、田径等项目上的弱势,得出中国“仍不是体育超级大国”的观点,言之有据,很有说服力。
(3)借人之口,为评增加权威性
述评中的评,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记者直评之外,借“中国体育官方”之口,“尽管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了史无前例的28枚金牌,但从总体上讲,中国仍然不是一个可与美俄抗衡的体育超级大国”这一句增强了言论的权威性,引起读者的重视,同时也使评论更具客观色彩。
三、论述题
7. 试论述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及治理新闻失实的有效手段。
【答案】(1)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
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凭空捏造。每年各大媒体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例如《2011年十大假新闻》、《2010年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几乎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制造了像“金庸去世”、“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李娜怀孕”等匪夷所思的假新闻。其中,特别是在对体育、娱乐圈的球星、歌星、影星的报道中,往往是第一天报道,第二天辟谣或更正,第三天吵吵嚷嚷要诉诸法律,实在是真假难辨。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上述两种失实,作者是采取凭空添加办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与此相反,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作者通过巧妙地“取”“舍”,使坏事变成大受表扬的“好事”,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貌。作者在写新闻时,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象去塑造事物的面目。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写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写成是某个人做的。在电视、广播中,这方面的失实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