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圣魏塔莱教堂
【答案】圣魏塔莱教堂是大约建于公元540~548年,位于拉芬纳的一座拜占庭建筑。该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形平面,这种平面很容易被扩展成正方形或其他多边形,后来穹顶也转化为多边形式,因为只要在正方形的四角加斜梁,就可以容易地形成八边形。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无法承受穹顶的重量和侧推力,因而教堂顶部就改由陶制或木制的结构支撑,屋顶形态也转化为两坡或金字塔状的尖屋顶形式。
2. 迈锡尼狮子门
【答案】迈锡尼狮子门是迈锡尼卫城的主要入口,全部由巨大的石块垒砲而成,在大门等处使用了叠涩挑出的砌筑方法,顶部由雕刻着双狮图案的薄石板装饰,狮子的头部采用了圆雕的形式。狮子头部与身体通过木质的轴连
接,头部可以自由转动。
3.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指17世纪到18世纪初法国建造的众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纵横三段对称,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大多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凡尔赛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图 凡尔赛宫西面中段
4. 泰姬马哈尔陵
【答案】泰姬马哈尔陵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陵墓建在一个大坪台上,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
二、绘图题
5.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
【答案】
图圣马可广场平面图
三、论述题
6. 分析促成哥特风格向文艺复兴风格转变的动力源泉;以圣马可广场与圣彼得教堂为例绘图并阐述文艺复兴建筑特点。
【答案】(1)促成哥特风格向文艺复兴风格转变的动力源泉
①随着早期的资产阶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产生了。
②人文主义的产生,肯定人生,焕发对生活的激情,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全面发展。艺术家的影响,人文主义者在知识普及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③用唯物主义哲学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对抗宗教神学。
④不再只有行会工匠,出现了专业建筑师且职业化,实践和理论同时得到了发展。
(2)文艺复兴的建筑特点
①平面设计严谨,讲宄对称、均衡,按轴线发展。
②立面趋于规律化,如吕卡第府邸,利用粗细石块分层,门窗排列整齐,距离相等。
③古典柱式取代象征神权的哥特风格成为建筑造型的主要手段。
④迭柱、券柱、双柱、巨柱、壁柱也被广泛使用。
⑤教堂中表现集中和团结,采用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隆、水平向厚檐表达合乎理性的稳定感。
(3)圣马可广场
图 圣马可广场平面
圣马可广场建于16世纪,属于复合式广场。广场的主要建筑是圣马可教堂,另外还有总督府、新旧市政大厦和图书馆,主要建筑风格为文艺复兴式,其中圣马可教堂为拜占庭式。
①空间组合方面:三个梯形广场组成封闭的复合式广场。
②设计手法方面:梯形广场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③结合自然环境方面:四周采用围廊于水城风光呼应。
④艺术处理方面:有节奏有主题,四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发券为母题,都作水平划分,都有暂齐的天际线,横向排开,使这些建筑得到了统一,和谐共处,建筑群的中心是圣马可教堂,高耸的钟塔起对比作用。
⑤比例方面:比例尺度宜人,从西面进入广场,券门框出一幅完整的广场建筑画面,建筑群之间的大小和高低的组合适度。
(4)圣彼得教堂
图 圣彼得教堂平面
①方圆组合,集中式构图。
②穹顶直径41.9米,内部顶高123.4米,外部距地高137.8米穹顶,分内外两层。
③轮廓饱满,1564年维尼奥拉设计四个小穹顶,只建起前两个。西立面总高51米,教堂纵轴总长213.4米,横轴长137米。
④教堂内部空间统帅与穹顶之下,表现了集中和团结。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鲜艳的镶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