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党办报

【答案】全党办报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的号召党组织和党员参加党报工作的方针和优良的办报传统。1944年由《解放日报》在社论中首次提出,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全党办报思想。“全党办报”的内容包括:①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党组织要领导和指导党报的工作,要善于使用党报指导各地的工作; ②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党报,要阅读党报,要为党报写文章; ③党组织和党员负有推销党报,扩大党报发行量的责任; ④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增加报纸的数量。全党办报的思想,在党的早期办报活动中就有所实践和表述。

2. 客观主义理论

【答案】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ism )脱胎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应有的题中之议。其内涵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新闻报道将客观世界如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作用在于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有助于个人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将事实和意见分离。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尽量避免报道中的个人偏见; 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

3. 邸报

【答案】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4. 郭士立

【答案】郭士立是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来华办报的一位外国传教士,也是香港英治时期的高级官员,曾三次在中国沿海各地游历,收集情报,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郭士立不仅精通中文,能讲普通话及闽粤方言,还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姐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

5. 宣传

【答案】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共由七个环节组成:①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 ②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 ); ③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 ④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地方作宣传(where ); ⑤宣传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作宣传(when ); ⑥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 ⑦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上述七个环节,总称6W1H 。这七个环节也就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6. 知识沟

【答案】知识沟是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即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进而产生了知识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7. 播客

【答案】播客译自“Podeast" ,是来源于苹果电脑的“iPod' ’与“广播,,Cbroadcast )的合成词。它是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一种方式。播客主要传播音频和视频信息。世界上第一个播客网站是由iPod 的发明者亚当·科利(AdamClarkCurry )于2004年8月13日开通的。播客在我国的起步始于2005年土豆网的建立。

8. 《读卖新闻》

【答案】《读卖新闻》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1874年创刊于东京,创办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各报发行份数之首。从1886年起,《读卖新闻》开始刷新版面,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1950年起实行股份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星版。

9. 有偿新闻

【答案】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其实质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进行权利和金钱的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

10.手抄新闻

【答案】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14-15世纪,威尼斯几乎垄断了和近东的贸易,成为各国注目的中心,促使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自己抄写,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俗称手抄新闻。它是公开发行的,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二、简答题

11.简述新闻类别有哪些?

【答案】(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在中国,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有些称工交新闻、财经新闻)、文教卫生新闻(包括文艺)、体育新闻、社会新闻。不同内容的新闻对采访、写作,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有特殊的要求。

(2)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一般分为三大块: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力一新闻。三类新闻的版面配置,反映出一家新闻媒体的编辑力针,也折射出该媒体的新闻观念。

(3)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把新闻划分为两大类: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①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等。它有明确的发生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

②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如物价J 漫慢降低等。它很难有明确时间,往往只能以“近来”、“最近”、“近日”之类模糊词汇来写出时间的概数。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

①硬新闻

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报道要求: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且报道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②软新闻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 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特点: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 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人们常说的“散文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