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06公共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之组织行为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组织发展有哪些常用技术?
【答案】组织发展的技术就是组织发展的方法,主要有:
(1)结构技术
结构技术指有计划地改变组织的结构—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度以促进组织发展的技术。它是影响工作内容、员工关系和组织气氛的技术。采取新的有效的激励措施鼓舞员下十气:开发人力资源,进行各种培训,改善工作的技术条件:更新组织文化,推行新的制度等。
(2)人文技术
人文技术是指通过沟通、决策、问题解决手段,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其中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敏感性训练又称实验室训练、T 团体、交友团体等。是指通过非结构性的团体交互作用方式来改善行为。团体成员集合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下,由一位专家做顾问,讨论他们自己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团体只注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因为目的在于使全团体成员通过观察、参与有所领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如何看待别人以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了解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人的本性,学到人际关系的技巧,提高接受个体差异、应付人际冲突的能力。
②反馈调查。一种专门的调查工具,用来评定员工的态度,了解员工们认识的差异。通常是以问卷形式进行,可以针对个人。也可针对整个部门或组织。内容涉及决策方法,沟通的有效性,部门间的协调,对组织、工作、同事、上司的满足程度等。当问卷汇总、统计分析后,再把结果反馈给员工,进行讨论,鼓励员工发表意见,但只是对事不对人,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工作咨询是通过顾问辅导,了解工作程序的各个步骤,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工作咨询认为人际问题的解决是提离绩效的关键之一,都强调参与。不过,工作咨询更有导向的意图。顾问只是起咨询辅导的作用,使管理者提高洞察力,但并不直接负责解决问题。管理者最终负责,可以把握方向,同时也学到技能。
④团队建设。组织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共同下作,它的绩效取决十所有人的努力与合作,因此,团队建设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团队建设可以加强团体成员的交互作用,提高相互信任和接纳的程度,提高成员士气,提高凝聚力,增强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提高团体绩效。团队建设既可以针对工作,也可以针对员工的业余生活,双管齐下则效果更好。这种方法可以使全体员工对工作高度投入,增强责任感,从而提高绩效。
⑤团际发展旨在化解和改变工作团体之间的态度、刻板印象、知觉、以改善相互关系。工作团体之间常常存在摩擦、冲突,这会破坏组织效能,因而这也是组织发展的重要课题。一种流行的方法是,由冲突的两个团体分别讨论,列出它们各自对自己的知觉,对对方的知觉和不满,提出要求,然后相互交换,找出分歧的原因与性质,接着,由双方派出代表共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弥合差异、改善关系的方法。
2. 组织结构与组织过程是什么关系?
【答案】(1)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过程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2)组织结构是组织过程的结果。组织结构不断完善和变革需要新的组织过程。组织结构是一种状态。组织过程是一种动态。
3. 为什么说“理想教育是人力资源动力开发的基础工作”?
【答案】理想教育是人力资源动力开发的基础工作,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尽管有时这些理想不够清晰和完整。人与人之问的个体差异仅仅在于理想层次的高低。无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干部职工中,志向远大者多,只有如此,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因此,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对成员进行理想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想教育的目标是做到:人人有理想,队伍有士气,国家有民气。在组织内部对员工、干部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意要高
要使员工高瞻远瞩,看到社会的走向、历史的潮流,看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个人的社会使命、人生的崇高日标。立意应立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以高带低,以大御小,亦即首先确定个人的社会理想。企业的工作是对此进行引导。
(2)理解要实
社会理想高屋建瓴,但容易失之于空泛,而与现实活动、本职工作相脱离。因此,对社会理想的理解应落到实处,其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与企业目标、本职工作密切联系,把爱国、爱厂、爱岗相结合。
(3)强化要活
理想教育要不断强化、反复强化。强化的渠道主要有:
①理念强化。通过宣传教育,晓之以理,从观念上进行强化;
②形象强化。通过电影、录像、摄影等视觉形象的教育,进行强化;
③奖励强化。通过奖励具有崇高理想的优秀职工,进行强化和导向;
④情景强化。通过厂歌大赛、文艺会演等环节,使情、景、声、色融为一体、强化爱厂、爱岗、爱国的理想;
⑤活动强化。通过参加申办奥运、支援救灾等活动,强化爱国意识。强化手段应不断创新,
贵在“活”字。
综上所述,理想教育是人力资源动力开发的基础工作。
4. 辨析文化维度理论的内容,说明如何用文化维度理论预测人的文化行为。
【答案】对文化差异进行的更全面的分析是由荷兰管理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进行的。他所发现的国家之间的差异可以令人信服地归因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霍夫斯泰德发现民族文化对雇员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和态度起着主要影响。通过因素分析总结了区分国家和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影响最大的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长期一短期导向。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①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个人有相当大自由度,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或直系亲属的利益,强调个人独立。
②集体主义,以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特征。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希望自己所属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帮助和保护,以这种安全感为交换条件,自己对群体保持忠诚。所以集体主义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
霍夫斯泰德发现,一个国家的个人主义程度与这个国家的富足程度密切相关。
(2)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用于衡量社会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一个权力距离大的社会认可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异,雇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称号、身份及地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3)不确定性规避
①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认为人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不同的社会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方式不同。人们接受、容忍这种不确定性,相对而言对风险泰然处之,人们感到相对的安全,敢于冒险,对来来充满信心。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对与自己不同的行为和意见也表现出宽容,因为他们没有困此受到藏胁的感觉,这类国家有新加坡、瑞士和丹麦。
②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以成员中的高焦虑水平为特征,其以不安、压力、进取性为证据。在这种社会中,由于人们感到受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威胁,就创建机构、制定更正式的规则来提供安全和减少风险。社会成员趋向于相信绝对真理,对异常的思想和行为缺乏容忍。在一个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组织成员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流动性,终身被雇佣是一种普遍实行的政策。
(4)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①有的文化强调生活数量,这种文化的特征是过分自信、竞争和物质主义,强调事业成功导向。
②有的文化则强调生活质量,这种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对他人幸福表现出敏感,关心他人利益。
(5)长期一短期导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