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878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和中国外交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多项选择题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按其形式或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 )。

A. 特惠关税区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经济货币同盟

【答案】ABCD

【解析】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或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亦可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五个阶段:①特惠关税区;②自由贸易区;③关税同盟;④共同市场;⑤经济货币同盟。

2. 苏联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具有( )的特点。

A. 严格的指令性计划制度

B. 企业与国家是行政隶属关系

C. 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

D. 国家只充当“裁判员”角色

【答案】ABC

【解析】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点是:①严格的指令性的计划制度;②企业与国家是行政隶属关系;③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

3. 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

A.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 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 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 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答案】ABD

【解析】世界市场主要包括三大领域:①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按其流通对象分别组成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②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是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按其流通的方式及周期的不同分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③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是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它既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也存在于资本流通领域,主要是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

要的货币兑换。

4.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

A. 中东模式

B. 雁形模式

C. 东亚模式

D. 拉美模式

【答案】CD

【解析】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东亚模式,东亚“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安排与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另一种是拉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其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曾经取得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特征”。

5.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

A.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 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答案】ABCD

【解析】战后以来,促使经济加速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②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③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

A. 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

B.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C. 宏观经济调节手段改革

D. 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

【答案】ABCD

【解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并未出现大的好转,各类经济问题依然成堆。发达国家意识到现行的经济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整与改革,主要表现在:①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如国企民营化,股权分散化,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②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如削减政府预算中的福利支出,实施劳动福利计划,推进社会福利计划实施主体的多元化或私有化等;③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改革;④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

7. 经过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増强,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⑤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

8. 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革命在诸多领域的主要表现有( )。

A. 电子技术

B. 新材料技术

C. 新能源技术

D. 生物工程技术

E. 海洋工程技术

【答案】BCDE

【解析】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直接推动和指导了技术革命,使技术革命在诸多领域展开,主要表现如下:①微电子技术;②新材料技术;③新能源技术;④生物工程技术;⑤开发空间技术;⑥海洋工程技术。

9. 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 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答案】ABCD

【解析】战后逐渐形成和深化的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②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③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④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当然,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还处于逐渐形成中,不仅存在着不全面、不广泛、不完善、不配套等诸多问题,还存在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不对称、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公正等问题,存在着协调机制受不同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干扰的问题,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