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15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专硕]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企业组织形式

【答案】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采取的组织方式或结构形态。它以一定的经济制度为基础,井受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资本积聚与集中的程度、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生产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历史、自然、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工厂制度建立初期,企业的组织形式单一、规模较小。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条件发生变化,逐步产生了复杂、高效的企业组织形式。从法律认可的所有制形式方面来看,当前存在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从历史发展考察,合伙制企业的形成以业主制企业为基础,而公司制企业又是在合伙制企业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公司制是企业组织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

2. 外汇

【答案】外汇是指一国拥有的国际支付手段,它包括以外币表示的可以在国际间进行支付的凭证。我国所使用的外汇概念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其他外汇资金。

3.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答案】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指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实现自身发展,并以我国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及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利于维护和扩大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权益,缓和国际经贸摩擦,促进各国经贸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开放的国际经贸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对外开放战略。

4. 技术市场

【答案】技术市场是指买卖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总和。技术的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技术商品的交易形式主要有:技术买卖、许可证贸易、技术

服务、技术的开发与贸易相结合、技术承包。技术市场的特点是:

(1)技术商品是知识商品,它以图纸、数据、技术资料、工艺流程、操作技巧、配方等形式出现;

(2)技术商品交易实质是使用权的转让;

(3)技术商品转让形式特殊,往往通过转让、咨询,交流、鉴定等形式,直到买方掌握了这项技术,交换过程才完成;

(4)技术商品价格确定比较困难,价格往往由买卖双方协商规定。技术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同科技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关系; 它能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它有利于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 它能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优化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

5. 财政赤字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在国家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现象,或该差额本身。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周期性赤字是指赤字变化(增或减)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赤字。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6.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调节社会供需总量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平衡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即在经济高涨时期采取盈余(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赤字(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简答题

7. 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贸易保护理论认为,一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某种保护性的措施,而使本国的生产者在其国内市场上获得足以同外来的进口商品进行竞争的优势。贸易保护实施的主要措施有:

(1)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由政府海关机构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税。征收进口关税的目的在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保护本国生产。征收进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的调整会影响国内商品价格、生产和消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利用进口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做法越来越不受欢迎。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主旨在于使各贸易国都获得最大限度的便利,其虽不主张取消关税,但实际卜是在减弱关税的作用。一些特殊形式的关税(如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等)仍被普遍认为要继续使用。各国政府都未放弃利用关税对本国经济实行保护的权力。即在外国商品进入本国时,对它们征税。

(2)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给予的直接的限制。在配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 配额以外,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处以罚金后方能进口。进口配额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

①绝对配额,即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②关税配额,即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兔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以及附加税,或处以罚金。

(3)国家垄断贸易

国家垄断贸易是指由国家授予国有企业垄断某些商品进口的权利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数量的目的。

(4)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它体现在出口所得需按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进口用汇需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本币出入境受到严格管理,个人用汇受到限制。

(5)禁止进口禁止进口一般是针对本国利益或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商品,如低收入国家严禁奢侈品。

(6)歧视性公共采购

歧视性公共采购是指一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授权的机构,根据为政府的目的而直接消费的需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或其指定国家产品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政府歧视性公共采购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但是基于某种原因也会采购另外一国的产品,从而达到自己本身所需要达到的政治经济目的。

8. 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