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区间估计

【答案】区间估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可信度(置信度)下,用样本统计值的某个范围(置信区间)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范围的大小反映的是这种估计的精确性问题,而可信度高低反映的则是这种估计的可靠性或把握性问题。区间估计中的可靠性或把握性是指用某个区间去估计总体参数时,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从总体中重复抽样100次,有95次所抽样本的统计值的某个区间中都将包含总体的参数值,那么就说这个区间估计的可靠性为95%。

对于同一总体和同一抽样规模来说,所给区间的大小与作出这种估计所具有的把握性呈正比,即所估计的区间越大,则对这一估计成功的把握性也越大; 反之,则把握性越小。

区间的大小所体现的是估计的精确性问题,二者旱反比,即区间越大,精确程度越低; 区间越小,精确程度越高。

从精确性出发,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小越好; 但从把握性出发,义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大越好。因此,人们总是需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

在社会统计分析中,常用的置信度分别为90%, 95%和99%,与它们所对应的允许误差(a )则分别为10%, 5%和1%。在计算中,置信度常用1-a 来表示。

2. 随机指派

【答案】随机指派是研究者用来解决实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随机指派的逻辑和程序十分简单,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种: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2)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3)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3. 市场调查

【答案】市场调查是指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的。

4.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5. 复相关分析

【答案】复相关分析是一种以一个统计值来简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要求所有的变量都是定距以上层次的变量。复相关分析的统计值R 表不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它的计算是以两变量相关中的积矩相关系数二为基础的。复相关系数R 大小在0与1之间,越是接近1,表示这些自变量与这一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强; 反之,R 的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这些自变量与这一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弱。

二、思考与实践

6. 一个年轻的研究者希望观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就业倾向。他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观察方法? 每种力一法各有什么利弊?

【答案】研究者可以采取的方法如下:

(1)实地观察。即研究者到一个大学校园中进行实地观察。

优点:

①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实地观察研究者所寻求的是一种更具有情感性的和人文主义类型的资料,他们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便于或者不可能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②研究的效度较高。相对于问卷调查中最大的问题一一表面化、简单化现象,实地的深入观

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解,具有很高的效度一一研究者测量的确是他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现象。

③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实地观察研究的操作程序不是那么严格,只需要较少的准备工作。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正研究的目标和设计。对于不同的研究背景或不同的研究对象,实地观察研究中的具体操作也比较灵活。

④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由于实地观察研究不仅要深入实地,而且要在实地生活相当一段时问,因此,对于研究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对个人或小群体的研究中,这种优点更为明显。

缺点:

①概括性较差。由于实地观察研究所得到的基本上是定性资料,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某个个案为对象,因而其资料既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无法概括大的总体。这样,其所得结论也难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这是实地观察研究方式比较大的缺陷之一。

②信度较低。实地观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所处的是一种被动的地位,对观察场景也往往缺乏控制,因而其所得的资料比较琐碎、凌乱,不易系统化。同时,由于实地观察研究强调研究者的主观作用,强调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移情理解,因此

难以检验其信度。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因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动或流失的影响,也造成研究者很难对原先研究的对象或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或研究。

③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实地观察研究者的观察并非像照相机或显微镜那样处于所观察的对象之外,实际上,观察者是他正在观察的对象的一部分。

④所需时间较长。由于参与生活的需要,实地观察研究方式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通常少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这种长时间的要求,不仅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困难,有时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来说也是一种困难。

⑤伦理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参与观察中隐藏研究者身份的做法提出的。它所包含的实际问题是:第一,研究者有没有为了研究的目的而欺骗研究对象的权利? 第二,研究者作为社会的成员,应不应该为了研究而采取欺骗研究对象的做法?

(2)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处于大学生群体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

优点:

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形象地说,局外观察就是“冷眼旁观”或“坐山观虎斗”。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

缺点:

研究者不参加被调查者的任何行动,有时候不能够完全理解被调查者的心态和行为原因。 (3)参与观察。即研究者深入到人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人学生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

优点:

参与观察导致研究者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的。因此,它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缺点:

参与观察方法的缺点是:

,①其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缺乏可靠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程序是不明确的,

它的观察是不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表示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

②参与观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

③在参与观察的整个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体验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程度也就越深。

(4)结构观察,即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供或观察记录表格对大学生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