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新闻写作
【答案】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写作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新闻报道主要“记事’,,新闻评论主要“记言”,但无论“记事”还是“记言”,它们都要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因此同属于新闻作品这个大家族。
2. 议程设置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M.E. 麦库姆斯和D.L. 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即《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该效果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认知的影响上,它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夕; 它关注的是整个信息环境对公众的影响,而不是某条信息的微观影响; 议程设置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对占据主导地位的有限效果理论是一个重要的修正; 它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
3. 新闻批评
【答案】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4. 社会观察通讯
【答案】社会观察通讯是指报道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的通讯。与传统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通讯不同,社会观察通讯并非着眼于社会上的某一个别人物、个别事件,或者某一方面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某个地方的风光风貌,而是在上述各类通讯的报道范围之外,用广角镜头透视大
千世界、人生百态,反映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新变化、新问题、新观念的通讯。在不同的媒体上,社会观察通讯有不同的称谓,“新闻观察”“纪实报道”“问题通讯”“调查报道”,以及某些报纸上的社会大特写等等都属于社会观察通讯。
二、简答题
5. 阅读下列消息,对其主体的写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附材料‘:
我国将出现有大学学历的“空哥”
本报沈阳3月30日电来自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地的近300名高中男生今天在沈阳航空学院参加了一次特殊的面试,面试合格者将参加今年7月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幸运者将成为这所学院招收的我国首批空乘专业男大学生。
此前,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务人员,一般都是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培训后上岗。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各航空公司迫切需要提高民航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素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适应这一需求,从去年开始在社会科学系设置了公共关系(空中乘务)专业,学制3年。从部分省市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艺术类考生中招生,学生毕业后面向航空公司推荐就业。据介绍,这个学校今年仍计划招收120名空乘专业大学生,其中包括首次招收的30名男生。目前我国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务人员都没有在大学受过专业训练,基本上是从社会上招聘后由各航空公司培训上岗。沈阳航空学院空乘专业的学生将在校学习3年,课程包招普通话、英语、社交礼仪、公关、服务心理、健美及形体、航空概论、民俗及异国风情等多门课程。
(2000-03-31见报)
【答案】此消息主体部分有优点也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优点:叙事具体,内容充实,为读者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
(2)缺点:
①整个主体部分内容较多,但却只有一段,直观上没有层次感和美感,容易让读者产生厌烦心理;
②内容部分的排序上缺乏主次,忽视了“主体部分也应该呈倒金字塔”的写作要求,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③主体未能够和导语有机结合,没有使导语得到展开和深化。
“我国首批空乘专业男大学生”应该是导语中的“点睛之笔”,但“这只眼睛”的视野在主体中只发挥出了一部分,即只看到了“学历层次和素质”,而更据特色的“性别”却被忽视了。若能够说明“此前空乘专业只招收女生”,则更合理。
6. 什么是新闻写作的针对性?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有哪些特点?
【答案】(1)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含义
新闻写作的针对性可概括: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
①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是写给谁看的。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针对性不强的,那些无的放失、不知所云的稿件,发出去没人
看,或者看了不解渴。没有针对性的稿件即便试图用时效性或者可读性去挽救或包装它,一般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性还是读者观念的问题。新闻报道要了解读者在想什么,做到在内容上符合读者的需要,并为读者释疑解惑,回答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②新闻写作要有针对性的第_层意思是,要求记者明确为什么而写、本篇稿件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达到什么传播目的,起到怎样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为什么而写这个问题涉及新闻媒介的引导作用,即新闻报道的观点倾向。新闻报道中没有纯客观报道,任何新闻都在“说话”。新闻媒介是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最终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2)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的两个特点
①这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它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的报业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一张报纸与所有读者全方位对接,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已经不可能。其原因在于读者人群,换言之,“大众”发生“裂变”。报纸定位多元化,读者分层明确,自然要求不同报纸的记者要根据本报所面对的读者群的需要,根据本报的舆论引导方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研究和解决各自新闻报道领域中的针对性问题。
②新闻写作的针对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环境里,尤其像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一切都在快速的变化中,不断有新问题、新现象、新矛盾、新事物出现,读者的心理也在随之变化。因此新闻写作的针对性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随时跟踪、随时调整。敏锐地追上新现象,对新问题、新趋势所进行的报道,才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三、论述题
7. 简述下则消息新闻背景插入方式。
中央领导对“母亲水窖”公益项目作出重要批示
由全国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12月共同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组织实施的“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已实施近10年。10年来,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已向西部为主的23个省区市投入社会捐款1.7亿多元人民币,修建“母亲水窖”12万多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300多处,使近160多万群众受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为“母亲水窖”公益项目作出重要批示。
中央领导同志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母亲水窖”公益项目1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称赞这件事情办得好。中央领导同志在批示中指出,“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是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有益探索; 不仅是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促进妇女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是博施济众、汇聚爱心、播撒希望的德政善举。中央领导同志希望全国妇联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强宣传,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公益资金关注西部、关注西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