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828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斯多葛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斯多葛学派的成员由于通常在雅典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 其代表人物: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泰特、马可·奥勒(帝王哲学家,著有《沉思录》,是学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其主要思想如下:

(1)斯多葛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学派是唯心主义的.

(2)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斯多葛学派认为,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沉着,因而才出现了“斯多葛式的从容”的概念。他们认为沉着的对立面一一激情“是背离理性和违反自然的精神冲动”。因为他们所认定的自然,是一种自己知道向何处去的智能性自然。在其中起作用的,不是随意性,而是一个赋予一切以高尚目标的神圣原则。

(3)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问的传统界限,宣传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这种理论是为马其顿统治希腊服务的。

(4)在国家观方面,斯葛多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的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 总之,斯多葛学派早期推崇唯物辩证法,但带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中期抛弃斯多葛派的唯物辩证倾向,公开宣扬宗教迷信和神秘主义; 晚期:极力鼓吹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2.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它贵族政体的区别?

【答案】理想国,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即贤人政治。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组合。

(1)在执政者的标准和条件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家治国,他不是以高贵门第为条件,也不是世袭的,而是凭借高超的智慧和才能来获取职位; 贵族政体则传统的门第高贵世袭,但缺乏真正的才能和能力。

(2)在状态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他基于现实城邦政治的一种美好愿景,是一种理想,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贵族政体则一直在西方政治历史上存在,有过这方面的历史考量,是一种现实的政治政体存在。

(3)在内在原则与标准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内在原则和标准是一种哲学家的智慧,他需要有高超的治国艺术和学术才能; 贵族政体则仅仅是一种贵族荣誉,是传统权力的历史存在。

3. 阿奎那怎样继承和发扬了西塞罗的自然法学说?

【答案】(1)西塞罗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人类法律的基础,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人类由自然法而联接为一个整体。

(2)阿奎那将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永恒法是一切法律的本源,阿奎那在继承西塞罗思想的基础上承认自然法是人类的普遍理性,自然法是管理人类的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人类,又将自然法置于上帝的永恒法之下,人法是自然法的特殊应用。

4. 霍布斯的主权学说有何特点? 他是如何从主权理论出发论证其专制主张的?

【答案】(1)霍布斯的主权学说的特点

霍布斯将主权看作是国家的本质,实际上是强调主权是国家的本质。在对主权学说的阐述中,霍布斯提出他的专制主义主张。主权是国家的“灵魂”,主权具有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

(2)霍布斯从主权理论出发论证其专制主张的路径

沿袭传统的观点,根据主权的归属,将国家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霍布斯认为君主政体最好,因为君主政体最能够避免“内乱”。

霍布斯主张的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权力必须都集中在主权者手中,而不能交给人民。国家要么是专制的,要么是无政府的,二者必居其一。

5. 简述柏拉图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他是如何批判民主制的,他的批评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答案】(1)柏拉图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哲学家统治,也称贤人政治,其内在原则或标准是智慧。他认为只是高于法律,最好的统治不是法制,而是由有知识的人统治。

②政体分类思想,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类即: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这三种政体又有好坏之分,一人统治可分为王制和偕主制,少数人统治可分为贵族制和寡头制,多数人统治可分为共和制平民制。

③政体擅变思想,当一种政体下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和心灵发生变化后,政体就会发生相应的擅变。这种擅变指向堕落的方向,其具体路线是贤人政体一荣誉政体一平民政体一僧主政体。

(2)批判民主制

在民主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平等。自由是放纵的,人们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的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平等被不加区别的给与一切人,不论其是否应该享受平等,平等走向极端,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攫取了权力,凭借暴力建立专制统治,民主政体必然演变为僧主政体。

(3)现实意义

柏拉图对民主制度的批判,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的想法,对西方分权制衡学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对绝对民主和平民民主的规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答案】古希腊的民主思想演变有以下几个阶段:(1)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平等者公社”。

(2)梭伦以“中庸”为指导思想。(3)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时期,实行民主制度。(4)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君主原则,主张一种在现实中实行的混合政体。(5)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权利“轮番而治”,认为多数人集体智慧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

7. 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1)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

格老秀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他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在格老秀斯以前,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格老秀斯这种关于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允。

(2)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的局限性:

格老秀斯拥护君主主权,否定人民主权论,具体有如下局限:

①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

②主权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

③反对所谓一切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利的理论。

8. 罗马政治学向神学政治论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世纪,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遭到破坏,落后的日尔曼人在部分地继承了古典文明的基础上,将自己匿有的民族传统与罗马基督教相结合,这给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经济上,商品经济退化为自然经济;

(2)政治上,高度组织化的罗马帝国行政体系陷入了瘫痪,建立了封建等级制;

(3)文化上,基督教垄断了文化教育的各个部门,从而创造了神学政治观时期,由于政治发展水平极低,日耳曼人没有公共权力观念,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导致罗马政治学向神学政治论发展。

9. 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1)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①采用了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即“一个由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 ②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世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