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分别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代表作包括罗西里尼的反法西斯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1948年柴伐梯尼编剧、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等。后者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影片触及到了意大利下层社会的生活问题—失业,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编导以纪实的手法在看似不动声色之中,传达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社会批判。

2. 四大徽班

【答案】四大徽班清代乾隆年间形成的戏曲演出组织,分别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三庆徽班先进京,以其丰富多彩的剧目和二黄调等新颖的曲调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在北京立定脚跟,后来众多徽班接踵而来,形成四大徽班,称雄于京都舞台的局面。四大徽班进京的过程中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剧目、表演和音乐元素,逐渐演变而成带有北京特点的戏曲剧中,后来经过程长庚、谭鑫培等艺术家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立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京剧。四大徽班对京剧诞生起了重要作用。

3. 锣鼓经

【答案】戏曲打击乐的锣鼓谱式。也叫锣鼓点子、锣鼓谱。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饶钱、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4. 标题音乐

【答案】标题音乐即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来昭示戏剧性的情节,并与音乐发展的线索紧密结合。作品中的固定乐思(主导动机)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成为陈述故事性内容的重要手段。

5. 微电影

【答案】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指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

“微型”视频短片,其主要特点有:

①“微平台”,立足于各种新媒体,可移动播放;

②“微放映”,每部时间在30秒~300秒左右;

③“微制作”,制作周期只需儿天或数周;

④“微投资”,每部成本在数千至万元左右。微电影是传统电影和网络视频短片相结合的产物,更适应移动网络时代的需求,自07年出现至今日渐兴旺,因其为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而深受喜爱,代表作有《父亲》、《青春期》等。

6. 组曲

【答案】组曲是指1750年前后出现的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7. 景深镜头

【答案】景深镜头也称纵深镜头,原指照相机焦距范围内景物的清晰程度,在电影里是指一画面中自近而远不同纵深层次的影像镜头。景深镜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为贴切,不管画面本身内容如何,画面结构自身更具有真实性;

二是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的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场面调度;

三是景深镜头将意义模糊的特点重新引入画面结构中,意象的模糊性,解释的不明确性已经包含在画面本身的构图中。

8. 正面律

【答案】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正面律”就是指在埃及表现人物时,运用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的方法。这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的雕刻,都取正面律。

二、简答题

9. 简述装饰艺术在造型设计中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

【答案】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因此,装饰艺术对于造型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秩序性装饰艺术是秩序的艺术。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规律性,是事物存在、运动、发展、变化的有序性; 而装饰表现的则是这种易为人的视觉所感受的形态上的秩序形式,无论是变化与统

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都表现了一种秩序性,秩序是装饰之美的尺度。

(2)程式化

程式化即根据固有的或约定俗成的模式来进行的装饰造型。

(3)单纯化

“简洁就是美”,使单纯化成为产生现代设计美的重要因素。

(4)夸张化

夸张主要表现在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色调、肌理、图案等特征方面,将新颖、奇特的细节特点加以夸张,以加大艺术表现的力度,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张力。

(5)平面化

平面化是装饰表现的一个较显著的特征。平面化是将所要表现的物象形体展开,以突出其影像特征与造型简洁的流畅效果。

(6)符号化

把握“装饰”,必须明确其深层的含义和构造,必须考察装饰与记号、象征、语言之间的关系。符号化正是人们将世界物象升华归纳为最简易的抽象符号元素的过程,从而唤起人类丰富具体的联想和美好的感情。

10.如何理解中国戏曲的虚拟性?

【答案】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段,艺术创作都需要夸张和变形。

(1)戏曲的虚拟性是为广大观众所认同的舞台表现手段

戏曲的虚拟性是通过表演、舞台美术等手段对时间、空间进行加工,并为广大观众所认同的舞台表现手段。

(2)戏曲的虚拟性的产生

戏曲的虚拟性的产生是在戏曲发展过程中物质条件相对低下,舞台技术条件落后,大量演出在流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很难依靠原态模拟生活,制造真实幻觉来进行艺术创作,只能通过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生活本质的内容。

(3)戏曲的虚拟性的心理基础是戏剧的舞台假定性。

(4)戏曲的虚拟性的两个方面

①对舞台时间和空间的处理灵活性上

在戏剧假定性的基础上,利用舞台手段,延展空间和时间(一个圆场,十万八千里; 几声更鼓,夜尽天明)。

②表现手段的程式性

道具、服装、化妆等舞台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已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可以认知的虚拟环境、情绪,同时通过符号感极强的程式化表演,将情绪、叙事线索、美感等传达给观众。

(5)戏曲的虚拟性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得意(神)忘形”的创作原则

戏曲的虚拟性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得意(神)忘形”的创作原则,即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和本质,不刻意追求外形的肖似和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