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之行政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契约论

【答案】各种契约理论形式在契约价值上具有共同点:①契约签订的直接动力在契约双方当事人间要达到某种目的。社会契约论中,政府权力的产生是公民与政府间订立契约的结果,其直接动力和目的都是为维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政府权力行为必须服从这个日的,为公民之公共利益负责。因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契约论对行政道德的内在规定。②契约意味着双方当事人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政府掌握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同时必须负起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责任,公民有服从政府公共权力管理的义务,同时公民有被保护公共利益的权利,有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权利。因此,政府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负责。其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抗的和罗尔斯等。

2. 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

【答案】(1)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即行政机关。

(2)公共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向授权机关或上级机关负责,进而向人民负责的活动。在我国,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通过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进而间接地向人民或全社会负责。通过行政组织系统,行政权力与公共责任被具体化为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形成层级节制的权责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运用和公共责任的有效履行。

3. 行政领导者职权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发挥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同时,职权还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行为责任,否则就构成失职。因此,职权对行政领导者,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职权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表现。

4. 行为科学、梅奥的组织理论

【答案】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

们以人、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用社会—心理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先例,从而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活的因素—人及人际关系摆到组织中来,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四条原理:

(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2)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4)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即“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也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5. 行政伦理

【答案】行政伦理又称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系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含义包括:

①行政伦理取决于现代民族一国家中政治一行政的紧密关联性,国家意志的执行和国家意念的表达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行政伦理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伦理。

②就行政主体的有机构成讲,公共行政伦理由行政组织伦理和行政人员伦理构成。

③在行政伦理的规范表现形式上,行政伦理由主观伦理意识、习俗化的伦理规则和制度化伦理法则等构成。

6. 授权立法

【答案】授权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或者根据国家权力机关专门决议的授权,就自己职权范围内以外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它包括国务院的授权立法,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授权立法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立法。实践中,有人把下级行政机关根据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在授权立法的范围内。

二、简答题

7. 我国政府公关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推行政府公共关系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答案】(1)我国政府公共关系起步较晚,总体上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对政府公关起到了一定的“催生”作用,形成发展动力。

①经济市场化是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重构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理顺政

企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组织体制上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行政、信息为手段的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企业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政府放弃单纯行政命令方式,而采用非强制性的、软性的公关方式,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②政治民主化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主政治是参与政治,即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民主政治也是公意政治,政府应以公众满意为其绩效准绳。这是民主政治环境中政府公关的外部推动力。

政治民主化最主要的特征即民主、宪政和法治。政府需要进行公关活动,向公众表明它以实现公民权利及其所体现的利益为目的并具有足够的施政能力; 让公众了解政府权力运作的正当性和适当性; 使公众意识到政府对公众的尊重和公众有能力监督和制约政府,以避免“合法性危机”。这是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公关的内在动力。

③行政改革的突破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

行政体制改革将使过去那种政府体系自我评价、判断变成公众评价和判断。这就意味着政府部门将逐渐习惯于主动寻求有关公众需求的信息反馈、倾听服务对象的呼声,注重与公众沟通和交流,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满足公众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2)推行政府公共关系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8. 简述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内容和方法。

【答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概念的含义。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常见的标准分类方法包括层次、性质和对象分类法三种。

(1)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内容

标准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上可分为标准化技术、设施、术语和标准化管理过程等四部分。 ①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整个行政信息管理的重点,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保证;

②标准化设施是行政信息活动的物质基础;

③标准化术语是指术语的标准化,对信息活动中某一事务或过程的称谓或代号的标准化和国内术语的统;

④标准化管理过程是使行政信息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进行。

(2)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方法

①简化法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定领域需要的标准化方法; ②统一法是把同类事物的不同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的标准化方法,强调归一;

③组合法是将两个以上具有特定信息资源功能的单元,按预定要求,有选择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新功能单元或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④综合法是对系统标准化对象的整体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和贯彻某一标准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⑤程序化法是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严格逻辑关系形成规范化程序的标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