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624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偷心造

【答案】偷心造是汉族木结构建筑跳头上不置横拱的斗拱构造形式之一,其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

2. 耍头

【答案】耍头,又称“爵头”、“胡孙头”,清式称蚂蚱头。是斗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头木,位于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3.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二、画图题

4.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面、平面

【答案】

图1 太和殿剖面图

图2 太和殿平面图

5. 元大都总平面图

【答案】

三、论述题

6. 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如下: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