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32高分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塑料
【答案】塑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材,填加助剂(如增塑剂、润滑剂、填料和抗氧剂等),经混炼、造粒所制成的可以进行塑性加工的高分子材料。
2. 单体
【答案】单体是经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那些低分子化合物。
3. 环缩醛
【答案】
环缩醛是在环中含有
4. 热引发聚合
【答案】热引发聚合是指不加引发剂,烯类单体在热的直接作用下,形成单体自由基而聚合的过程,简称热聚合。
5.
向单体转移常数
【答案】
向单体转移常数是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
的比值,
即
6. 配位聚合
【答案】配位聚合是指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
形成某些形式(
合本质上是单体对增长链Mt-R 键的插入反应,所以又称为插入聚合。
7. 动力学链长
【答案】动力学链长是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8.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
速率常的比值
:
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与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表征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的难易程度。 )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 )—碳(C )链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聚合过程。这种聚 是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与链増长反应速
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的难易程度。 【答案】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
9. 平均官能度
【答案】平均官能度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混缩聚或共缩聚反应中在达到凝胶点以前的线形缩聚阶段,反应体系中实际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与单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对缩聚产物的结构影响很大。f=l时,仅能形成低分子物而不能形成聚合物;f=2时,原则上仅能形成线型聚合物;f 大于2时,则可能形成支链型或体型聚合物。大分子链的交联程度随平均官能度的増加而增加。
10.聚合反应
【答案】聚合反应是指由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化学反应),简称聚合。
二、问答题
11.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链终止方式如何?写出以AIBN 为引发剂,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
【答案】自由基的活性高,有互相作用而终止的倾向,链终止反应有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两种方式。偶合终止是两链自由基的孤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歧化终止是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链自由基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的终止反应。链终止方式与单体种类、
聚合温度有关。在条件下,聚苯乙烯以偶合终止为主,偶合终止的活化能较低,低温聚合有利于偶合终止。升高聚合温度,歧化终止增多。
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历程各基元反应: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12.在阳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不同存在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如何?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在阳离子聚合过程中,链增长活性中心与抗衡阴离子之间存在以下离解平衡:
越靠右的物种越易与单体反应。
极性大的溶剂有利于链增长活性中心与抗衡阴离子的离解,有利于聚合反应速率的增大,如果溶剂极性太弱,则不能使二者离解而形成不具有链增长活性的共价化合物,聚合反应不能顺利进行。
以上各种存在形式的数量受溶剂性质、温度、及抗衡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1)溶剂的基本性质包括极性和溶剂化能力两个方面。极性通常以介电常数表征(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极性越强);溶剂化能力通常以电子给予指数表征(溶剂的电子给予指数越大,溶剂化能力越强)。
溶剂极性的影响:极性增大,离子对离解越容易进行,聚合速率增大,结构规整性降低。 溶剂化能力的影响:溶剂化能力越强,离子对离解越容易进行,聚合速率増大,结构规整性降低。对于阳离子聚合反应,主要考虑溶剂极性的影响。溶剂化能力强的溶剂无法作为阳离子聚合的溶剂。
(2)温度对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为温度越低,离解平衡常数越大,越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即温度降低使聚合速率增大。具有负的温度效应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多数情况下聚合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
(3)与阳离子聚合中,抗衡离子的亲核性大小对聚合反应能否进行具有很大影响。如果抗衡离子的亲核性太强,则将使链增长反应无法进行。抗衡离子的体积大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表现为体积大的抗衡离子与正碳离子之间的库仑力较弱,抗衡离子的亲核性较差,离子对变松,聚合速率较快。
13.橡胶为什么要经过塑炼后再进一步加工?
【答案】由于橡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很大,为了使它易与配合剂混合均匀及便于后序成型加工,所以要先进行塑炼以达到降低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塑料的目的。
14.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征?
【答案】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以下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