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代企业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信息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信息管理的特征有:

(1)管理特征

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因此它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信息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管理类型,又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①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②信息管理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有其自身的管理,同时也支持其他管理活动。

(2)时代特征

①信息量迅速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以致信息大量产生。同时,信息组织与存储技术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储存积累可靠、便捷。

②信息处理和传播速度更快。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

③信息处理的方法日趋复杂。随着管理工作对信息需求的提高,信息处理的方法也就越来越复杂。早期的信息加工,多为一种经验性加工或简单的计算。现在的加工处理方法不仅需要一般的数学方法,还要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和人工智能等方法。

④信息管理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科学角度看,信息管理涉及管理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从技术卜看,信息管理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测试技术、缩微技术等。

2. 质量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质量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最初用于产品,后逐步扩展至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上述儿项的组合。质量具有如下特性:

(1)经济性。价廉物美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则是质量的经济性表征。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不同,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2)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都有可能提出要求,而产品、过程或体系又都具有固有特性,因此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质量。

(3)时效性。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的需求对应的质量要求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3. 组织运行管理中涉及哪些力量的整合? 如何进行这些整合?

【答案】组织运行管理中的整合力量包括:

(1)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整合

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也就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分权,即职权的分散化,也就是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

确定一个组织中职权集中或分散的合理程度,需要考虑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①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 ②组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③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素质; ④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情况; ⑤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影响。

判断组织集权或分权程度的标志主要有:①所涉及决策的数目和类型; ②整个决策过程的集中程度; ③下属决策受控制的程度。

分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组织设计中对管理权限的制度分配; 二是促成主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授权。前者是对组织中职权关系的一种再设计,是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实现的; 后者则是在组织运行中,通过各层领导者的权力委让行为,系统地将决策权授子中下层管理者,使他们切切实实地得到组织制度所规定的权力。

(2)直线指挥与职能参谋关系的整合

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是两类不同的职权关系。直线关系本质上是指挥和命令的关系,直线人员所拥有的是一种决策和行动的权力; 相反,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只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正确处理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充分发挥参谋人员的合理作用,是组织设计和运作中有效地发挥各方面力量协同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理论上说,设置作为直线主管助手的参谋职务,不仅有利于适应复杂管理活动对多种专业知识的要求,同时也应该能够保证直线系统的统一指挥。然而在实践中,直线与参谋的矛盾冲突,往往成为造成组织运行缺乏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利用和正确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分清双方的职权关系与存在价值,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好基础; 其次,必要时授予参谋机构在一定专业领域内的职能职权,以提高参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直线经理人员要为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条件,以便从参谋人员处获得有价值的支持。概言之,处理好直线与参谋之间的矛盾关系,一方面要求参谋人员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越权”、“不要篡权”; 另一方面,也要求直线经理尊重参谋人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自觉利用他们的工作,取长补短。

(3)分工与协调关系的整合

对工作分工与协调关系的处理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组织设计强调工作的专业化分工,认为分工是大生产的标志,不仅作业活动要进行分工,管理活动也要实行分工,通过分工提高各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专业化分工成为传统组织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 如:①分工带来了本位主义,助长了专业管理人员的片面观点; ②分工造成了工作的单调乏味,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思维; ③分工还引起办事程序和手续的繁琐复杂,增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量; 等等。

因此,分工并不是越细越好,而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对这个“度”的把握,就需要全面考虑分工带来的益处是否足以抵补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和工作过程中协调成本上升等缺陷。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的整合

正式组织是组织设计工作的结果,是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划,并借助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书等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的。正式组织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职能以及由此形成成员之间的责权关系,因此对成员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力。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

与正式组织相比,非正式组织是未经正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在非正式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他们不是经由刻意的安排,而是由于日常接触、感情交融、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发生联系。与正式组织的特征相对应,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是自发性、内聚性和不稳定性。

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也由于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所以,管理者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缔态度,而应该对它加以妥善地管理

一方面,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要求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此,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

另一方面,考虑到非正式组织可能具有的不利影响,管理者需要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引导非正式组织做出积极的贡献。

4. 有哪几种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分别表现为:

(1)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是一种最古老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初应用于军事组织,后来逐渐企业组织中得到丁运用。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的各级主管人员来直接指挥管理,不设专业的职能参谋人员和机构。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任务的分配和运作都是在厂长(经理)的直接指挥下完成的。

①优点:组织结构形式简单; 指挥命令关系清晰统一; 各部门、各职位职责明确,能形成严明的纪律和秩序体系,管理运作成本较低。

②缺点:管理决策和运作主要依赖于主管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缺乏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组织中各部门之问缺乏横向联系,容易形成管理者的本位主义和狭窄视野。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一般只适用于小型企业组织。

(2)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在“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职能工长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