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潭大学509古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脱文
【答案】脱文是训话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也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2. 词义的更替
【答案】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3. 喻三歸匣
【答案】喻三归匣是古代音韵学的一种描写声母变化的术语,是以曾运乾以中古音韵推演上古音韵得出的规律。宋代提出了“见溪群疑,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影晓匣瑜,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来日”这三十六声母,反映的是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与之相较,上古声母系统中声母共有三十二个,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出一些。而其中,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分为两类,一类与匣母相同,一类接近定母。前一类即所谓“喻三归匣”。
4. 韵脚
【答案】韵脚是指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又称为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鸦”和“家”押韵。韵脚最广泛应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现代韵脚诗便将韵脚这一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案】奚:为什么。
6. 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答案】说:喜欢,后来写作“悦”。
7. 食之,舍其半。
【答案】食:si ,给……东西吃。
8. 下臣不幸,屬富戎行。
【答案】屬:恰巧。
9.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答案】或:代词,有人。
10.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
【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三、简答题
11.举例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有哪些结构类型。
【答案】古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结构类型:
(1)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中,“怨”是动词,“敢”是助动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需要前置。首先宾语必须是代词,其次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四、分析题
12.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1)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2)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3)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4)狂者伤人,莫之怨也。
(5)盗者孰谓? 谓阳虎也。
(6)贤哉,回也!
(7)姜氏何厌之有?
【答案】(1)肘:名词用如动词。用手肘撞。
(2)富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贵。
(3)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
(4)“莫之怨”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提前至谓语动词之前。
(5)“孰谓”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提前至谓语之前。
(6)谓语前置。正常语序应该是“回也,贤哉! ”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加强语气,会将谓语提前至主语之前。
(7)“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必须提前至谓语之前,此句中还以“之”复指宾语“何厌”。
13.分析下列宾语前置句的语法结构(指出前置的宾语,前置的种类),并翻译全句。
(1)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2)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答案】(1)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①前置的宾语:“未之敢忘”的“之”。
②前置的种类: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③翻译全句:楚国国君的恩惠,我不敢忘记。
(2)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①前置的宾语:谁
②前置的种类:上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需放在动词前。
③翻译全句:我是真的没有才干,又能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