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荧光素后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

关键词:后化学发光,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荧光素

  摘要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或产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化学能后跃迁至激发态,当其返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反应中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因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分析等优点吸引着广大分析工作者的注意,其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地质分析、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环境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等各个分析领域。近年来,吕等发现在一些化学发光反应结束后,向其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种新的物质时,又能引起一个新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检测到强的化学发光信号。这种新的化学发光现象被称为后化学发光现象,相应的化学发光反应被称为后化学发光反应。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综述了后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进展和荧光素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荧光素在荧光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报告了盐酸地芬尼多和盐酸苯海索在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荧光素体系产生的后化学发光行为,详细研究了化学发光的反应机理,评价了将这一现象用于这些药物的发光分析的可行性,给出了相关的分析参数,建立了测定盐酸地芬尼多和盐酸苯海索等药物的流动注射的后化学发光分析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后化学发光测定盐酸地芬尼多
研究发现,当将盐酸地芬尼多溶液注入到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和荧光素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时,一个更强的化学发光反应—后化学发光反应发生了。在对这一后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化学发光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利用所发现的后化学发光反应,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地芬尼多的化学发光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8 g/mL,线性范围为1.0´10-7~6.0´10-9 g/mL (r=0.9993),对5.0´10-8 g/mL盐酸地芬尼多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此法已用于血样中的盐酸地芬尼多含量的测定。
二、流动注射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荧光素体系后化学发光检测盐酸苯海索
研究发现,当将盐酸苯海索溶液注入到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和荧光素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时,可以引发一个更强的化学发光反应—后化学发光反应。在对这一后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化学发光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利用所发现的后化学发光反应,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苯海索的化学发光法。方法的检出限为5´10-10 g/mL。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0-7~1.0´10-9 g/mL(r=0.9992)。对5.0´10-8g/mL盐酸苯海索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此法已用于尿样中中盐酸苯海索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