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媒体
【答案】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2. 传播者
【答案】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
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
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
③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
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
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
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
⑧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3. 传播学
【答案】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4. 跨文化传播
【答案】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明显差异的文化观念和表征体系的人们所进行的相互交流。这种差异对传播活动的形式、渠道、内容和结果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也是各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其三个要素是:认知要素、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始于第_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人类文化学者爱德华. 霍尔。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首创了“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一词,因此被称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20世纪70
年代,跨文化传播学成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二、论述题
5. 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动漫、网络游戏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异军突起。
【答案】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动漫、网络游戏也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1)传播学的受众理论认为,在面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受众会通过选择,选取自己感兴趣且与自己既有的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发现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对信息如何理解的主动权掌握在受众受众,并且根据各自需求,在已经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消极和软弱无力的,而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的。
动漫、网络游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异军突起,表明这种大众传播有很广泛的受众群体,不管是现实受众,还是潜在受众,都将对这一传播起到作用。广泛的受众是动漫、网络游戏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2)从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看,动漫和网络游戏都属于“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而且它们还都属于新媒介,丰富多元的资源满足了更多受众的需求,各种传播技术也为动漫和网络游戏提供了传播渠道,使得它们更为广泛传播。
(3)从传播效果看,动漫和网络游戏具有强势的传播效果。动漫形象生动,深受当今年轻人的喜爱,而网络游戏更不必多说,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五花八门,老少皆宜,而且网络游戏互动性强,容易上瘾,所以它的传播效果更类似于“魔弹论”,十分强势。因此动漫、网络游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迅速。
(4)从传播环境看,社会文化环境趋于娱乐化,人们在极大的生活压力下急需放松身心,而动漫和网游就是人们消遣的很好选择。此外,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动漫和网游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
(5)从传播者来看,动漫和网络游戏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占用时间少,操作十分简单,制作周期较短。传播内容轻松娱乐,更容易被接受,使得人人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满足。
(6)从传播内容看,网络游戏和动漫都具有生动、人性化、幽默诙谐等特点。这样的传播内容更容易受到大众欢迎,因此传播效果更好,发展更快。
(7)从传播形式看,动漫和网络游戏都属于动态视觉传播。当今社会步入了视觉传播时代,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的传播内容更为青睐。动漫和网络游戏都是具有视觉传播特色的大众传播方式,更为逼真地呈现场景,带给人们生动性、真实性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能产生较强的传播效果。(8)从传播的受众来看,动漫和网络游戏的受众具有很大的用户粘性,即一旦接受就将长时间成为忠实受众,且这些受众多是年轻化的受众,所以拥有雄厚的受众基。
6. 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的基本涵义,并谈谈你对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适用性的认识。
【答案】(1)议程设置功能的基本涵义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 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2)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
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和问题在网络空间中可能得到延伸和扩展,有时甚至会因为网络的出现更加激化或者变得更加难以控制。随着网络与人们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与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无疑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①有价值议题的流失。互联网上的信息比传统媒体多很多,但是不等于有价值的信息也多很多,更不意味着所有发布在网上的消息都会成为议题。信息的泛滥带来了阅读的困难,那些有意义的信息可能得不到受众的注意,也没有进一步成为议题的可能,不少本应成为议题的信息湮没在大量的垃圾信息当中。
②议题的失真。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网络上的许多消息是未经核实的。受众对网上消息的不信任度往往大于传统媒体,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功能的实现。
③色情信息泛滥。互联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日益明显。互联网上的色情文化发展速度惊人,现在几乎已经渗透到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3)加强网络议程设置功能的对策
①增强网络媒体的权威性
良好的社会信誉是网络媒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缺乏权威性,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无从谈起。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话对网络新闻同样适用。网络媒体要增强权威性必须做到对网上信息真实性的过滤和确认,在报道的正式性、权威性、代表性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赢得特定受众群的信任。
②增强把关人的功能
在网络中,网络编辑和版主是主要的把关人。他们在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发布的整个流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网络把关人要烙守“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尽量减少虚假、色情和垃圾信息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的流通,使信息传播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③提高网民的整体水平
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机制,把关人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比传统媒体而言已经有所下降,不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受众则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