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805产业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高档物品生产者不愿意在地摊上出售产品?
【答案】如果高档物品在地摊上出售,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辨认出地摊上出售的是高档品还是劣质品,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低于高档商品的生产成本,厂商无法获利而不愿意出售商品,即造成类似二手车市场的情形。
所以,高档物品生产者愿意提高销售成本,在大商场销售,以使自己的产品和地摊上的低档品区别开来,把自己能在高档商场销售作为产品是高档品的信号,使消费者相信他并愿意多付钱。
2. 简要说明垄断厂商为什么不会生产使总收益达到最大化的产量。
,即按照MR=MC的原【答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必须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则来决定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也可以用弹性表示为:
由于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因此边际收益也不会等于零。如果垄断厂商生产使总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则必然使边际收益等于零,这就与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相冲突,因此垄断厂商不会生产使总收益达到最大化的产量。
3. 什么是价格歧视? 它有几种类型?
【答案】(1)价格歧视的含义
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他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2)价格歧视的类型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只级价格歧视只种类型。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这样可以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变为超额利润;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4. 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险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公共物品不能靠市场来提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本身提供的公共物品通常将低于最优数量,即市场机制分配给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常常会不足。
(2)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3)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言,公共物品由市场来提供,会造成社会整体帕累托低效率,不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其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二、论述题
5.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图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6. 简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答案】(l )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效用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式中W 表示社会福利,U A 、U B 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
(2)社会福利函数定义式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U A 、U B 。利用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该图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U A 、U B 。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有无限条,不同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
图社会福利函数
(3)在图中,有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这种曲线反映了社会福利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UU ´是总效用可能性曲线,它类似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收入约束线。同理,最大的社会福利只会出现在总效用可能性曲线UU ´和社会无差异线W 2的切点上,这一点称为“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这是能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唯一点。之所以是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是因为最大社会福利并不允许为任何可能值,而要受到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等的限制,UU ´曲线和W 1相交于S 点和S ´点,这些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都低于W 2,而UU ´和W 3没有交点,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达到W 3的社会福利水平。
(4)社会福利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的。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具有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性质,而这样的福利函数在逻辑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他指出,一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具备如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