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81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形象分析。
【答案】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具有伟大意义的作品。它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
(1)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多余人形象贵族青年奥涅金终日无所事事,整天在上流社会各种社交生活中周旋。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对上流社会感到厌倦,但是又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加之自视甚高,最终“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在人民方面”,成为一个苦闷忧郁的“多余人”。奥涅金形象概括了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青年的阶级和时代特征。通过这一形象,普希金提出了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群众的社会问题。
奥涅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的“多余人”的典型无一不或多或少地有着奥涅金的影子。
(2)达吉雅娜是一个具有“俄罗斯灵魂”的迷人的艺术形象
诗体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是一个具有“俄罗斯灵魂”的迷人的艺术形象,正面回应了俄罗斯贵族青年与人民的关系问题。
①她是一位具有平民色彩的女性形象。通过她的名字、她对家乡的热爱,诗歌体现了作家自己对俄罗斯祖国母亲的炽热之情,以及与普通民众的血肉联系。
②她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达吉雅娜也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喜欢理查逊与卢梭的作品,要求个性解放,憎恨上流社会的虚伪。她被奥涅金与众不同的气质所吸引,大胆表达爱慕之情。
③跟奥涅金不同,她跟俄罗斯乡村有着密切联系,大自然始终是她最好的朋友,它培育了女主人公真诚、善良的感情,造就了她淳朴、美好的气质。而且她还勇于承担责任,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道德理想。她最后拒绝了奥涅金的求婚,寻找忠于自己家庭的人生之路,表现出纯洁与高尚的品质。
达吉雅娜这一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对后来许多俄罗斯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俄罗斯文学中许多动人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脱胎”于达吉雅娜。
2.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手法如何表现?
【答案】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1)叙述焦点由外部彻底转向内部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但是人
物的意识流绝不是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一方面,人物过去的全部经历,他们彼时彼地的许多感受都零乱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在“此时”的意识流中,细心的研究者甚至不难把它们从中
“清理”出来; 另一方面,引发出那如缕不绝的意识之流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眼前的外部世界。
(2)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
意识流和传统小说中条理化、逻辑化、井然有序的内心历程显然有别,小说所追踪的是人物意识活动的原始状态,他们的意识流动飘忽不定,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制约; 这种表面的紊乱其实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既反映了在现代心理学成就启发下人们对自身意识活动的更深入的认识,在文学上也是对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一个重要突破。总之,在《尤利西斯》中,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教养、气质。例如,布卢姆的意识流总是带上了务实的色彩,具体而平凡,涉及到的、不外日常人生,看得出他懂得人情世故,有幽默感; 斯蒂芬的意识流常常引经据典,既有哲理性,又有诗歌的形象性,富于玄想; 玛莉恩的意识流则更生活化,更多鲜艳的色彩,更多花草,她生性坦荡,少有顾忌的特点也在意识流中表露无遗。
(3)人物“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这种情况相反,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3. 试析苔丝的形象。
【答案】《德伯家的苔丝》叙述的是农家姑娘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出外作功而遭遇的不幸和悲剧。小说的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女主人公苔丝是小说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写成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的特点,是哈代塑造的最优秀的典型形象之一,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引起小农经济破产这一社会转型期的无辜牺牲品。
(1)她是一个外在美与内心美相统一的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在苔丝身上,作者集中概括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赞扬了她的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和心地纯洁。
(2)她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敢于反抗小公平的命运、宗教偏见和亚雷的胁迫。代表资本主义伪善道德、法律的亚雷,代表封建宗法制传统贞洁观念的克莱,将她关好的人生毁灭。但是,她从不自暴自弃,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屈服,具有鲜明的反抗精神。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一生是被亚雷所毁时,就不顾一切地杀死了他。
(3)她的悲剧命运是此时英国无数破产农民的代表苔丝的悲剧命运具有社会性,她是此时英国无数破产农民的代表,苔丝的命运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她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通过苔丝的悲剧,作品控诉了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
4. 简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
【答案】小说《堂吉诃德》以戏谑的笔调模仿骑士小说,以达到讽刺骑士小说的目的。在叙
述过程中,作者通过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人物。借用堂吉诃德的疯话与桑丘的傻话,讽刺人物的迂腐可笑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主要表现为:
(1)小说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
(2)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
(3)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总之,《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它以犀利的讽刺笔触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誉为“世界大同之作”和“人性《圣经》”,堂吉诃德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5. 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
【答案】古典主义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1)古典主义只是单纯地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技巧古典主义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吸取艺术形式和创作题材,但它只是单纯地学习其内容与形式技巧,将其典雅和崇高的美视为典范,而相对忽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思想精髓。古典主义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提炼出来的模式和法则具有浓厚的保守思想和封建色彩。
(2)文艺复兴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具有反封建色彩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的文艺思潮。事实上,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纯复兴,而是人们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重新发现人的崇高价值,高扬人的无限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具有反封建色彩。
同时,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作的工作是将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知识,之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说了。相反,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丁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6. 请你简单谈一下对法国古典主义的认识。
【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贤明君主; 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