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2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2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4 2018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3社会学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6

一、名词解释

1. 价值合理性行动

【答案】价值合理性行动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一一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取得成就的行动。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2. 失范型自杀

【答案】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规范过于松弛所导致的。规范松弛就意味着削弱了对个人欲望的限制,就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其结果是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发展起来,致使人们处于一种永不满足的基本状态,经常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生活也丧失了目的和意义。

3. 局部理论

【答案】局部理论是“三层次论”的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个层次。局部理论也叫做具体社会学,它的任务是进行社会的经验研究。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检验和发展专门社会学理论,并为论证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事实根据。

4. 入世禁欲主义

【答案】韦伯在具体分析历史上各大宗教思想之前,根据各大宗教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按照宗教对待世界的方式,将宗教分为“入世的”与“出世的”两种形式; 又按照宗教行为的特点,将宗教分为“禁欲的”与“神秘的”两种形式。在此基础上,他对所有宗教的表现形式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入世禁欲主义、出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和出世神秘主义几种理想类型,入世禁欲主义,它把在尘世的劳动看做是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被视为赎罪和获救的手段,甚至被看做是荣耀上帝的行为。新教便是这类宗教的代表。

5. 社会相关物

【答案】社会相关物即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滕尼斯指出,一切与社会本质相关的体制及其他作用领域,都被理解为社会相关物。从中也可以看出或更多是公社特性或更多是社会特性,以及某种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过渡。通过对社会相关物的分析,滕尼斯将“公社”和“社会”两种基本类型的分析更加具体化了。

6. 当代符号互动论

【答案】是指后布鲁默时代的符号互动论的一个相对松散的理论派别。为了克服传统符号互动论的局限性,试图构建一种更加综合的理论。当代符号互动论者广泛借鉴和引入了其他理论要素,既包括宏观的理论观点,也包括微观的理论成分。还有一些符号互动论者力图引入后现代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女权主义、行为主义等理论的部分观点和内容。

7. 社会进化

【答案】社会进化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持续的、没有倒退的和不间断的、直线的运行、转化的过程。这是他早期的思想。斯宾塞后来在他成熟时期指出,社会进化在总体上是前进的,但并不排除在具体的社会中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倒退现象,因而社会进化的过程并不是直线的。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进化是必然的,出现暂时的倒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倒退不是落后,而是与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8. 个人魅力型统治

【答案】个人魅力型统治,是指正是建立在对具有出色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基础上的统治类型。韦伯认为,这必须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作为社会精英的领袖人物本身在人格力量或个人才能上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使他不同凡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能成为个人魅力型人物; 另一方面,领袖人物的追随者们也有拥戴和服从这种领袖人物的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使他们表现出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和盲目服从。个人魅力型统治或权威往往伴随着社会革命运动而出现。这种权威的性质一般是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的秩序。

9. 社会情绪的循环

【答案】社会情绪的循环,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有时会觉得约束太严。当这种情绪控制了社会大众时,人们开始怀疑传统信仰的合理性,力图丢掉一切规则,恨不得把好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一起抛弃。在这种剩遗物控制下,人们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容易产生越轨行为,不愿受传统规范的束缚,敢于向清规戒律挑战。人们甚至能容忍一些非常过分的行为,这时社会容易产生享乐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社会因此逐渐变得松懈,人们衷心地欢迎自由并且尽情地享受。新的自由越受欢迎,人们就越忘乎所以地挑战社会规范和戒律。当社会准则和戒律变得不明确或者被抛弃时,人们常常会愚蠢行事,伤害他人,造成混乱。当受到伤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就越会产生新的不满和厌烦情绪,也就是说,剩遗物又开始起了变化,应该限制。这种新的社会情绪使从前严厉的行为准则又显得合乎情理,除了恢复原有的制度外,也会形成新的社会规则,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社会情绪的循环。

10.工具合理性行动

【答案】工具合理性行动是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目的合理性行动。它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

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二、简答题

11.《论自杀》一书为什么被称为实证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答案】《论自杀》一书被列为实证社会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实证社会学研究的范例,这是因为:

①杜尔克姆的《论自杀》之所以在社会学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经验层次上验证、深化和发展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一研究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②杜尔克姆的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实证思想的开拓性尝试。杜尔克姆把发展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③《论自杀》表明,在社会现象的研究领域,建立与自然科学相类似的那种既可解释实际资料,又要接受实际资料检验的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

④在方法上,杜尔克姆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一一预测一一检验的基本研究步骤。尽管他所使用的统计技术在今天看来有些粗糙,但他自觉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不仅为社会学定量分析开创了先例,而且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12.杜尔克姆怎样论述自杀的不同类型,他关于自杀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答案】(1)自杀的不同类型

①利他型自杀。在机械社会中,由于过分强烈的社会整合,极端地否定了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自杀一般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机械社会的整合能力越强,利他隆自杀的频率越高。

②利己型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或者说是受个人主义支配而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极端表现。

③失范型自杀。失范型自杀主要产生于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时期。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

④宿命型自杀。这种自杀之所以会发生,乃是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

(2)自杀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从杜尔克姆关于自杀四种类型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他始终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说,研究自杀现象不过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不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杜尔克姆看到社会团结的形成与维持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