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611专业设计(理论)之设计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设计的经济活动体现在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主要包括构思设计阶段、_____和_____三部分。

【答案】实施设计阶段; 实现设计阶段

【解析】艺术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 设计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活动的制约; 经济活动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还促进了已有方案的改进和更新。

2. 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经千年不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双曲石拱桥。

【答案】赵州桥,

【解析】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佼河上。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一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3. 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_____、_____和科林斯柱式,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潮。

【答案】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解析】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多立克柱式较粗壮宏伟,又被称为男性柱。爱奥尼克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又被称为女性柱。科林斯柱式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其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装饰性更强。

4. 设计的科技特征主要体现在设计与科技进步、_____和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三部分。

【答案】设计与科学理论

【解析】设计的科技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总是受着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设计创造与人类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察直接联系在一起,其进步依赖于人类己掌握的科学原理; 人类要享受科学技术这一巨大的资源,就需要设计这一载体,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

5. 20世纪杰出的建筑大师_____,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

【答案】米斯·凡德罗

【解析】米斯·凡德罗是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米斯坚持“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6. 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主要是以下三对关系:人与物的关系、_____和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

【答案】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解析】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设计与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设计中的美学问题和美学中的设计问题。其中心问题主要是人与物、功能与形式、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三对关系。

二、名词解释

7. 生态设计

【答案】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其设计理念在于不仅要考虑设计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维护可持续发展,不产生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还要考虑“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动态的和谐有序。生态设计是一种整体的、长远的、清洁健康的设计观,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

8. 洛可可风格

【答案】洛可可风格产生于18世纪20年代的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用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以及蜿蜒反复的C 形、S 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创造出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的特色。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代表作有巴黎苏像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等。

9. “新艺术”运动

【答案】新艺术运动兴起于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的一场装饰艺术运动,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开展,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包括它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 它是对工业风格的强烈反应; 它是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此装饰动机; 它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汪户时期艺术和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萨穆尔•宾、亨利•凡•德•威尔德等。

10.感官设计

【答案】感官设计是从人的感官特性出发,与人的感受相关,为适应和服务于人的感性特性的设计过程,其目的在于建立产品感官认识整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产品设计或再设计的合理方法。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计进入感官层面,无疑使“为人的设计”真正进入新的发展层面。这一领域的开拓,体现出设计的深刻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1.德意志制造联盟

【答案】德意志制造联盟是1907年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凡·德·威尔德、贝伦斯、诺曼、霍夫曼等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和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旨在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创造优良产品。联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石。

12.造型

【答案】造型是指人有意识地创造的形象,是利用相应的材料,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的结构。造型是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要求、设计、制作和使用四个过程。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艺术的造型设计而存在并被感知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

三、简答题

13.简述明清江南园林的形成及特点。

【答案】明清江南园林是建筑艺术中的奇葩。中国的园林艺术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成体系又影响深远的东方园林的代表。它的发展虽有盛衰曲折,但其主流一直是为“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探索并创造最理想化的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主张释放自然,又要高于自然,这可以看出中国园林在整个世界的独特地位。

(1)明清江南园林的形成

江南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园林与北方园林有很大的不同。江南地区的无锡、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常熟和南京等地,所建园林大都是城市中建造的宅园,是为地主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需要而建造的具有城市山林式的园林。唐朝杜苟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姑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江南水乡的面貌。所以江南园林的特点是:“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字来”。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①寓无限于有限之中

在园景的处理上,善十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②巧于因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