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海南大学农学院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式作用因子

【答案】反式作用因子是指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DNA 、RNA 等核酸分子,对基因表达发挥不同调节作用 (激活或抑制:)的各类蛋内质因子的总称,也称反式作用元件。

2. Nonsence mutation

【答案】无义突变。无义突变是指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碱基的替换,使得原来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 止密码子UAA 、UGA 、UAG 中的一种,致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肽链缩短,产生无活性的多肽片段的突变。

3. Non-Watson-Crickbasepairing

【答案】非沃森-克里克式碱基配对。非沃森-克里克式碱基配对是指不完全依照Α-T/U,C-G 配对的一些碱基配对现象,如U-G 配对。

4.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答案】蛋白质印迹法是指将经过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膜(如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上,再对转移 膜上的蛋白质进行检测的技术。转移可用电泳法等,检测常用与特定蛋ft 结合的标记抗体或配体,由此可判断特 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和分子质量大小等。

5. Intein

【答案】内含肽。内含肽是指存在于某些蛋白质前体肽链内部的一些肽段在转变为成熟蛋白质时,通过非酶促的转肽反应被切除,与其对应的是保留于成熟蛋白质中的外显肽。这些肽段具有核酸酶活性。

6. 双向电泳

【答案】双向电泳是指将样品进行电泳后,在它的直角方向再进行一次电泳,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组合 方式的分离方法,目前双向电泳大多是指第一向为等电聚焦,平衡后,第二向为SDS 电泳。

7.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答案】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的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真核生物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交换,细菌的转化、转导和接合,噬菌体的重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同源重组要求较大的DNA 片段进行交换它们的序列相同或接近相同。

8. Molecular Bescons

【答案】分子信标。分子信标是指一种具有自身配对区的DNA 寡核苷酸分子探针,利用荧光标记探针的碱基配对原理,通过观察探针荧光显示或淬灭的现象,确定目的基因的分子标记。

二、简答题

9.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

【答案】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计划测定人类单倍体染色体组中约30亿碱基对序列,解析人类基因组中携带的有关人类个体生长发育、生老病死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约

于研究基因的产物及其功能;

(2)了解转录和剪接调控元件的结构和位置,可以从整个基因组结构的宏观水平上了解基因转录与转录后调节;

(3)从总体上了解染色体结构,了解各种不同序列在形成染色体结构、DNA 复制、基因转录及表达调控中的影响与作用;

(4)研究空间结构对基因调节的作用;

(5)发现与DNA 复制、重组等有关的序列,为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遗传与进化提供重要依据;

(6)研究DNA 突变、重排和染色体断裂等,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7)确定人类基因组中转座子,逆转座子和病毒残余序列,研究其周围序列的性质,有助于人类有效地利 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

(8)研究染色体和个体之间的多态性,能应用于基因诊断、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组织配型、发育进化等研究,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与迁移以及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比较。

10.是通过攻击人体内

碍?

【答案】暂时不能。主要存在的技术障碍有:

(1)体外培养T4淋巴细胞困难:T4淋巴细胞在体内的不同组织环境中分别形成和成熟,于骨髓中生成,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然后移居于周围淋巴组织中,而体外很难模拟其所处的环境。

(2)T4淋巴细胞靶向性转移困难:即使产生了正常功能的T4淋巴细胞,但是输入人体后还需解决T4淋巴 细胞正常移居于周围淋巴组织的问题,

个编码基因的序列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可用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致病的。能不能对艾滋病淋巴细胞而延长生命?主要存在哪些技术上的障患者进行定时输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特定

(3)排斥反应克服困难:不同个体的细胞表而抗原物质可能会使个体对基因工程产生的细胞产生排斥。

11.真核细胞的转录和加上是高度偶联灼,简述有哪些加工过程与转录偶联? 是如何偶联的?

【答案】(1)与转录相偶联的加工过程有:5’-端加帽,5'~3'间的剪接,3' 末端的加工。

(2)RNA 聚合酶II 最大亚基的梭基末端具有一段特殊的序列,被称为CTD 结构。该结构是以7个氨基酸(-Tyr-Ser-Pro-Thr-Ser-Pro-Ser-)为重复单位的高度保守重复序列。CTD 结构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之间的转换参与到转录与加工的偶联过程中,通过与加工因子的有机结合而对mRNA 的加工过程产生作用。正是由于CTD 的存在,RNA 聚合酶在整个转录延伸的过程中不仅聚集了与转录合成、延伸相关的作用因子,还聚集了与mRNA 加工相关的加工囚子。这些囚子通过蛋白间相互作用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合体,mRNA 从合成到加工到成熟的整个过程都在这个复合体内完成。

12.简述原核生物DNA 的复制特点。

【答案】(1)原核生物双链DNA 都是以半保留方式遗传的,DNA 的复制在整个细胞周期都能进行;

(2)在复制起始、延伸和终止这三个阶段中主要的变化包括:双链的解开,RNA 引物的合成,DNA 链的延长,RNA 、引物的切除、填补缺口、DNA 片段的连接以及切除和修复错配碱基等;

(3)原核生物通常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其复制起始点(OriC )是含有3个13bp 的串联重复保守序列,以及4个由9bp 的保守序列组成的能结合DnaA 的起始结合位点;

(4)在起始点处解开形成复制叉,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 复制,一个复制单元多个复制叉,复制叉移动速度才良快;

(5)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参与,都涉及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DNA 聚合酶、连接酶等,DNA 聚合酶在组成和功能上与真核生物有很大的不同,原核的DNA 聚合酶III 复制时形成二聚体复合物,而真核的聚合酶保持分离状态;

(6)原核生物冈崎片段由DNA 聚合酶I 去除,以多联体的形式补齐末端,且原核生物的DNA 聚合酶I 具有5'-3' 外切酶活性。

13.比较原核与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答案】(1)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如下:

①结构简练,非编码序列极少,这与真核细胞DNA 冗余现象完全不同;

②存在转录单元,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mRNA ;

③有重叠基因,同一段DNA 含有两种不同蛋白质的信息。

(2)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①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